[发明专利]复合板的高频焊接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1821.0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9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维施曼;延斯·普尔哈;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3/00 | 分类号: | B23K13/00;B23K13/01;B23K13/04;B32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板 高频 焊接 | ||
1.一种将第一复合板材(1)和第二板材焊接在一起的方法,所述第一复合板材包含至少两个金属层(2)和一个设置在所述两个金属层之间的塑料层(3),所述第二板材是由纯金属材料构成的板材或者是由包含至少两个金属层(2’)和一个设置在所述两个金属层之间塑料层(3’)的第二复合板材构成,其特征在于,使用高频焊接方法进行所述第一复合板材(1)和所述第二板材(5,8)的焊接,其中在焊接边缘处以一个温度对所述第一复合板材(1)的边缘表面和所述第二板材(5,8)的边缘表面进行加热,由此金属层至少塑化并且用力将该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复合板材(1)和所述第二板材(5,8)这样彼此相对挤压,使至少所述第一复合板材的塑化的金属材料垂直于施用的力受到排挤,在对焊中将所述第一复合板材与由纯金属材料构成的所述第二板材焊接到一起并且所述第二板材的金属材料冲压到所述第一复合板材的塑料层中并且面对所述第一复合板材的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触地或者感应地实施所述高频焊接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板材(1)和所述第二板材(5、8)是板型的,并且带式地、连续地进行所述第一复合板材(1)和所述第二板材(5,8)的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产生的焊缝凸起进行机械清除或者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板材由厚度为0.25mm至1.5mm的钢层和厚度为20μm至200μm的塑料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板材由厚度为0.25mm至1.5mm的钢层和厚度为80μm至150μm的塑料层构成。
7.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包含两个金属层和一个设置在两个金属层之间的塑料层的第一复合板材以及一个由纯金属材料构成的或者由包含两个金属层和一个设置在两个金属层之间的塑料层的第二复合板材构成的第二板材的、经焊接的毛坯,其特征在于,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所述第一复合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进行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焊接的毛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具有不同的金属材料或者金属层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经焊接的毛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具有不同的钢材料或钢层厚度。
10.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焊接的毛坯的经焊接的板材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焊接的板材结构件是汽车的抑制空气噪音和车体噪音的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焊接的板材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焊接的板材结构件是汽车车身的底部组件的一个部分、车厢前壁或者油底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8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