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居列表优化装置、邻居列表生成装置、基站装置、邻居列表优化方法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61888.4 | 申请日: | 2011-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吉则;松永泰彦;小林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36/04 | 分类号: | H04W36/04;H04W16/32;H04W24/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孙志湧;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邻居 列表 优化 装置 生成 基站 方法 临时性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从基站无线传送的邻居列表的自主优化。
背景技术
邻居列表(还被称为邻居小区列表)用于对执行通信的移动终端的切换进行控制。邻居列表能够包括诸如小区个体偏移(CIO)这样的切换参数。基站通过无线传送邻居列表来将邻居列表发送到与基站所管理的小区相连的移动站。在下文中,将登记在邻居小区当中的邻居列表中的小区称为“列表小区”,并且将未登记在邻居列表中的小区称为“检测小区”。
为了实现将移动终端从连接小区(称为服务小区)切换到邻居小区,当出现了预定事件时,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器(RNC)或者服务基站这样的服务小区的切换控制实体指示移动终端对测量报告进行传送。预定事件例如是服务小区的无线电质量劣化。移动终端所生成的测量报告包括对服务小区及其邻居小区(邻居小区)的无线电质量进行测量的结果。一旦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测量报告,服务小区的切换控制实体基于测量报告来确定切换目的地小区(目标小区)并且此后开始包括与移动终端和对象小区的信令的切换过程。
将介绍由是与长期演进(LTE)/演进的UTRAN(E-UTRAN)有关的3GPP技术规范的3GPP TS36.331V8.11.0(2010-09)所定义的测量报告的传输事件之一。由以下表达式(1)来表示被定义为该技术规范中的事件A3(邻居偏移优于服务)的传输事件的基本部分。
PS+OS<PT+OT(1)
在表达式(1)中,PS表示对服务小区的无线电质量进行测量的结果并且PT表示对邻居小区的无线电质量进行测量的结果。在LTE的情况下,PS和PT是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者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SRQ是RSRP与总接收功率的比值。此外,表达式(1)中的OS表示服务小区的无线电质量的偏移值,并且影响服务小区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无线电质量。同时,OT表示邻居小区的无线电质量的偏移值,并且影响邻居小区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无线电质量。邻居列表可保持对每个登记小区而言不同的偏移OT的设置。将偏移值OT称为小区个体偏移(CIO)。
当在基站中设置了表达式(1)的操作条件时,向与基站所管理的小区相连的移动终端通知表达式(1)的操作条件。当对服务小区的无线电质量以及邻居小区的无线电质量进行测量的结果满足表达式(1)所示的条件时,移动终端将测量报告传送到服务基站。
此为,可以将表达式(1)重写成下列表达式(2)和(3)。将参数THHO称为切换阈值。
PT-PS>THHO(2)
THHO=OS-OT(3)
用于对诸如上述偏移值OT(CIO)和触发时间(TTT)这样的切换参数进行动态调节的技术为大家熟知。TTT是从建立用于传送诸如上述表达式(1)或(2)这样的测量报告的条件开始至传输测量报告的滞后时间。例如,当持续满足表达式(2)的条件的时段变得比TTT长时,移动终端发送测量报告。因此,随着TTT变长,开始切换的定时被推迟,并且切换变得难以发生。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基于来自移动终端的测量报告来动态调节切换参数(例如TTT、CIO等等)而降低切换失败(即,过迟切换、过早切换)。此外,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当小区的通信负荷增大时基站对包含在邻居列表中的邻居小区的CIO进行调节,从而促使移动终端执行从具有大负荷的小区切换到邻居小区。根据非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可执行小区之间的负荷平衡。
从移动终端接收测量报告的切换控制实体典型地从包含在测量报告之中的邻居小区当中的“列表小区”确定目标小区。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无法切换到“检测小区”。因此,如果从邻居列表漏掉了一些邻居小区,那么这会引起由于切换到不适当的小区而出现切换失败或通信质量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1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