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的支撑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2366.6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9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大坂胜己;大久保彰洋;藤枝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波制纸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9/10 | 分类号: | B01D69/10;B01D71/26;B01D71/4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单面的接合面附着膜的膜的支撑体,尤其涉及对于在接合面附着分离膜而言最适合的膜的支撑体。
背景技术
作为分离膜的支撑体,以往提出了高密度的无纺布与低密度的无纺布层叠而成的两层结构的支撑体(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另一方面,为了简化制造方法、降低制造成本,还提出了1层结构的支撑体(参照专利文献3)。
随着使用分离膜的市场逐渐扩大,成本竞争也变得激烈,对包含支撑体的部件削减成本的期望也渐渐变强。另外,在组装至螺旋型组件来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在其一定体积中能够收纳的分离膜的面积越多,在性能上越有利,因此还希望包含支撑体的部件要薄。为了满足上述2个要求,使支撑体的单位面积重量变轻变薄是有效的。
然而,如果使支撑体的单位面积重量变轻变薄,则支撑体的刚性变弱,在支撑体的单面涂布设置分离膜时,由于涂布的分离膜固化时收缩,产生宽度方向的弯曲变大、即中央部成为凹状那样地弯曲的弊端。如果宽度方向的弯曲变大,则成为下述不良情况的原因:在将分离膜切割成平板状、与流路材料重叠组装的下一工序中无法从生产线顺利通过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238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2225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22563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959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人等开发了在支撑体上层叠分离膜时,能够减轻宽度方向的弯曲的支撑体及其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该方法着眼于通过设定形成支撑体的无纺布的造纸条件来减轻相关原因,通过将无纺布的长度方向的拉伸强度(f2)与宽度方向的拉伸强度(f1)的比率(f2/f1)即拉伸强度的长宽比(k)设定为2~1,从而将分离膜形成中的辊搬送时的宽度方向的弯曲限制在容许范围内。
然而,即使通过该方法,利用支撑体的单位面积重量及制膜条件,也存在无法充分减轻宽度方向的弯曲而在下一工序中产生不良情况的问题。尤其是,在将分离膜切割成规定大小的平板状的状态下,分离膜容易卷曲成筒状,由此,有时无法消除在下一工序中无法从生产线顺利通过等的不良情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的支撑体,其在使支撑体的单位面积重量变轻变薄的同时,抑制在接合面形成膜的状态下宽度方向的弯曲,从而能够降低制造生产线中的不良情况。
进一步,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的支撑体,其有效防止在接合面形成膜的状态下由膜的收缩导致卷曲成筒状的情况,从而能够消除在制造生产线的下一工序中的不良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及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膜的支撑体为在接合面12附着膜2的支撑体,其将纤维立体地集合而成的多张无纺布片材1层叠,并且通过加热加压处理,将无纺布片材1的纤维结合形成片状。支撑体将长度方向的拉伸强度(f2)与宽度方向的拉伸强度(f1)的比率(f2/f1)即拉伸强度的长宽比(k)不同的多张无纺布片材1层叠,在加热加压处理过的状态下,膜2的接合面12在宽度方向上中央凸起地弯曲。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无纺布片材的长度方向是指制造成规定宽度的片状的无纺布片材的长度方向、沿着生产线移送的无纺布片材的移送方向。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无纺布片材的拉伸强度的长宽比(k)是指长度方向(纵向)的拉伸强度(f2)与无纺布片材的宽度方向(横向)的拉伸强度(f1)的比率(f2/f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波制纸株式会社,未经阿波制纸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2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