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以及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片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63214.8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谕志;梅沢三雄;斋藤瑛;吉川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63/00;H01L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能量 化性 粘合剂 以及 太阳能电池 背面 保护 | ||
1.一种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包含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氨基甲酸酯树脂(D)、
及环氧树脂(E);
所述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氨基甲酸酯树脂(D)由
以数量平均分子量为500~5,000的聚醚多元醇(A1)为必要成分但不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元醇成分(A)、
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且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成分(B)、
与聚异氰酸酯成分(C)反应而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前述数量平均分子量为500~5,000的聚醚多元醇(A1)以下述通式(1)表示:通式(1):HO(-R-O)n-H
式中R表示可具有侧链取代基的碳数3~8的烃基,n表示任意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氨基甲酸酯树脂(C)的数量平均分子量为5,000~150,00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氨基甲酸酯树脂(D)的氨基甲酸酯键当量为200~3,000。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氨基甲酸酯树脂中的前述(甲基)丙烯酰基当量为500~40,000。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前述环氧树脂(E)的数量平均分子量为450~5,000。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前述环氧树脂(E)的数量平均分子量为500~5,000。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以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的固体含量为基准,含有50~85重量%的前述氨基甲酸酯树脂(D)、5~40重量%的前述环氧树脂(E)。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前述多元醇成分(B)具有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前述多元醇成分(B)是在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的环氧基上加成(甲基)丙烯酸而成的化合物。
1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片,其是保护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元件的与太阳光入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2个以上的片状构件的层叠体,
并且,构成前述层叠体的前述片状构件间的至少一部分,使用由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硬化性粘合剂所形成的经活性能量线硬化处理的粘合剂层进行粘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构成前述层叠体的前述片状构件中的至少1个具有水蒸气屏蔽层,
前述水蒸气屏蔽层选自由金属箔、附有金属氧化物层的塑料膜、及附有非金属氧化物层的塑料膜所构成的群组。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背面保护片,其特征在于,前述经活性能量线硬化处理的粘合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32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