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增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3320.6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2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仓田伊织;宇野忍;大石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37/013 | 分类号: | F02B37/013;F02B3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增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增压装置,特别涉及具有由发动机的排气驱动的第一增压机和第二增压机的多级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发动机的排气能量有效地进行回收的系统,已知二级增压系统(多级增压装置)。通常,该二级增压系统为,在排气通路上从排气流动的上游侧起依次串联地配置有高压级涡轮增压器(第一增压机)的高压级涡轮和低压级涡轮增压器(第二增压机)的低压级涡轮。此外,在吸气通路侧,从吸气流动的上游侧起依次串联地配置有低压级涡轮增压器的低压级压缩机和高压级涡轮增压器的高压级压缩机。然后,通过发动机的排气使高压级涡轮和低压级涡轮旋转驱动,将由低压级压缩机压缩的吸气通过高压级压缩机进一步压缩,由此能够进行高增压。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多级增压装置,在具备高压级增压机和低压级增压机的多级增压装置中,为了使装置整体小型化而将吸气通路和中间冷却器一体地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8982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二级增压系统中,需要搭载高压级涡轮增压器和低压级涡轮增压器这两个涡轮增压器,并将这两个涡轮增压器固定在发动机等上。
因此,需要在这两个涡轮增压器上分别设置用于支持两个涡轮增压器的托架。此外,作为装置整体成为复杂的排气管形状,排气流路的流路阻力变大,因此排气流动的压力损失有可能增加。并且,由于涡轮增压器的重量,因此两个涡轮增压器的连接部位(配管紧固部)的密封性也有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多级增压装置中,提高高压级涡轮增压器与低压级涡轮增压器的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并且有效提高增压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级增压装置,是具有由发动机的排气驱动的第一增压机和第二增压机的多级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增压机具备:第一涡轮;第一涡轮收容部,收容上述第一涡轮;第一排气入口部,与上述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直接连结,将该排气歧管与上述第一涡轮收容部连通;以及第一排气出口部,从上述第一涡轮收容部向上述第一涡轮的轴向延伸,并且以向上开口的方式朝向上方弯曲;上述第二增压机具备:第二涡轮;第二涡轮收容部,收容上述第二涡轮;以及第二排气入口部,与上述第一排气出口部直接连结,将上述第一排气出口部与上述第二涡轮收容部连通;将上述第二排气入口部的开口部载放于上述第一排气出口部的开口部,上述第二增压机由上述第一增压机支持。
此外,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排气出口部的开口部设置有第一凸缘,并且在上述第二排气入口部的开口部设置有第二凸缘,上述第一凸缘和上述第二凸缘在相互使凸缘面成为水平的状态下直接连结。
此外,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一增压机上一体形成有旁通流路,该旁通流路在上述第一涡轮收容部中迂回,将上述第一排气入口部与上述第二排气入口部连通。
此外,也可以是,还具备流量调整阀,对在上述旁通流路中流动的排气的流量进行调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多级增压装置,能够提高高压级涡轮增压器与低压级涡轮增压器的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增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增压装置的示意性整体构成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增压装置的正面构造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增压装置的侧面构造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4是图3的B-B线截面图。
图5是图2的A-A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5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增压装置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其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对其不做重复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多级增压装置1如图1所示,在车辆所搭载的柴油机发动机(以下简称为发动机)10上并列设置,具有高压级涡轮增压器20和比该高压级涡轮增压器20大容量的低压级涡轮增压器30。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高压级涡轮增压器2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增压机。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低压级涡轮增压器3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增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3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LED光源路灯头
- 下一篇:用于翻松拌和装置的转动体罩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