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4737.4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梅田博纪;稻垣绚子;矢野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63 | 分类号: | G02F1/13363;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取向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背光源、具有由二片透明基板夹持介电各向异性为负的液晶的结构的垂直取向型液晶单元、和位于该垂直取向型液晶单元的显示面侧及背光源侧的各一片偏振片,其中,满足下述要件(a)~(c),
(a)所述透明基板之一具有薄膜晶体管和彩色滤光片,
(b)所述偏振片具有夹持使用了聚乙烯醇的起偏镜的二片相位差膜,该偏光膜的液晶单元侧的相位差膜的面内滞相轴与该起偏镜的吸收轴垂直,
(c)所述相位差膜中,在将一侧偏振片的彩色滤光片侧的相位差膜设为相位差膜A、另一侧偏振片的液晶单元侧的相位差膜设为相位差膜B时,将在23℃、55%RH下以测定波长590nm测得的该相位差膜A及B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分别设为Rt(A)、Rt(B),且将该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与面内的相位差值Ro之比的值分别设为Rt/Ro(A)、Rt/Ro(B)时,满足下述(式1)~(式5)所示的关系,
(式1):Rt(A)<Rt(B)
(式2):70nm<Rt(A)<130nm
(式3):130nm<Rt(B)<200nm
(式4):20nm<Rt(B)-Rt(A)<130nm
(式5):Rt/Ro(A)<Rt/Ro(B)
其中,Ro及Rt用下述式定义,
式(I):Ro=(nx-ny)×d(nm)
式(II):Rt={(nx+ny)/2-nz}×d(nm)
在上述式中,Ro表示相位差膜内的面内相位差值,Rt表示膜内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另外,d表示相位差膜的厚度,nx表示相位差膜面内的最大折射率,即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y表示在相位差膜面内与滞相轴垂直方向即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z表示厚度方向的相位差膜的折射率,另外,测定条件与上述条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将所述相位差膜A及B的面内的相位差值Ro分别设为Ro(A)、Ro(B)时,满足下述(式6)~(式8)所示的关系,
(式6):Ro(A)<Ro(B)
(式7):40nm<Ro(A)<90nm
(式8):45nm<Ro(B)<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A或相位差膜B含有纤维素酯系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相位差膜A的面内相位差值Ro及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在制膜相位差膜A时通过控制拉伸倍率进行调整,且所述相位差膜B的面内相位差值Ro及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通过控制拉伸温度和膜厚进行调整。
5.一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具有所述相位差膜A及相位差膜B中的至少一种相位差膜的长条卷状偏振片,通过卷对面板制法将所述偏振片贴合于所述液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47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