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虫病的多价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4793.8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拉马斯瓦米·卡尔亚纳桑达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利诺伊大学理事会 |
主分类号: | A61K39/002 | 分类号: | A61K39/002;A61K48/00;A61K38/17;A61P31/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颖;谢丽娜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虫病 疫苗 | ||
简介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0年11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号61/413,681、2011年3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号61/449,954和2011年8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号61/522,079的优先权权益,每个上述临时申请的内容在此以其全文引为参考。
本发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授予的合同号为5R01AI064745-04的政府支持下做出。美国政府在本发明中享有一定权利。
背景技术
由丝状线虫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和帝汶布鲁丝虫(Brugia timori)引起的淋巴丝虫病,在全世界感染超过一亿二千万人(WHO(1992)World Health Organ.Tech.Rep.Ser.821:1-7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大规模药物给药计划(Mass drug administration program)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显著降低了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Hotez(2009)Clin.Pharmacol.Ther.85(6):659-64)。然而,从数个流行病地区报告了大规模药物给药缺乏效用,这主要由不遵医嘱造成(Babu&(2008)Trans.R.Soc.Trop.Med.Hyg.102(12):1207-13;El-Setouhy等,(2007)Am.J.Trop.Med.Hyg.77(6):1069-73)。此外,已报道了针对大规模药物组合中的至少一种药物的耐药性(Horton(2009)Ann.Trop.Med.Parasitol.103(1):S33-40;Schwab等,(2007)Parasitology134(Pt7):1025-40)。由于为了有效控制需要每年施用大规模药物,因此对于选择出耐药性寄生虫存在着令人惊恐的担忧。因此,对于多管齐下地控制这种蚊虫传播的传染病的方法,存在着迫切需求。
疫苗接种是用于控制这种传染病的一种策略,并且数种候选亚基疫苗抗原已在实验室动物中得到测试,获得了不同的结果(Bottazzi等,(2006)Expert Rev.Vaccines5(2):189-98;Chenthamarakshan等,(1995)Parasite Immunol.17(6):277-85;Dissanayake等,(1995)Am.J.Trop.Med.Hyg.53(3):289-94;Li等,(1993)J.Immunol.150(5):1881-5;Maizels等,(2001)Int.J.Parasitol.31(9):889-98;Thirugnanam等,(2007)Exp.Parasitol.116(4):483-91;Veerapathran等,(2009)PLoS Negl.Trop.Dis.3(6):e457)。淋巴丝虫是多细胞生物体,其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并产生大量宿主调节分子。因此,使用单一抗原疫苗对抗这种传染病可能是困难的。通过用来自于有免疫性个体的血清筛选马来丝虫(B.malayi)寄生虫的噬菌体展示cDNA表达文库,鉴定到数种潜在的疫苗候选物(Gnanasekar等,(2004)Infect.Immun.72(8):4707-15)。然而,当每种候选疫苗抗原作为DNA、蛋白质或引发-加强疫苗(prime boost vaccine)提供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保护(Veerapathran等,(2009)同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利诺伊大学理事会,未经伊利诺伊大学理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4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