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氨酰美登醇抗体偶联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64798.0 申请日: 2011-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331399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J.弗莱加尔;J.R.朱努图拉;T.皮洛 申请(专利权)人: 基因泰克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91/12 分类号: C07D491/12;A61K31/535;A61K39/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张红春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丙氨酰美登醇 抗体 偶联物
【说明书】: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0年11月17日提交的流水号为61/414,535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通过述及将其完整收录。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与美登木素生物碱药物模块偶联以形成具有治疗或诊断应用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抗体。可以用对于与美登木素生物碱药物-接头试剂偶联而言反应性的游离半胱氨酸残基改造抗体。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丙氨酰美登木素生物碱抗体-药物偶联物化合物在体外、原位和体内诊断或治疗哺乳动物细胞或相关病理性情况的方法。

发明背景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靶向化疗分子,组合抗体和细胞毒性药物二者的理想特性,即通过将有力的细胞毒性药物靶向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内在化,并释放药物,由此增强它们的抗肿瘤活性。针对给定靶抗原的成功ADC开发取决于抗体选择、接头设计和稳定性、细胞毒性药物效力及药物和接头偶联至抗体的方式的优化。接头的pH和氧化还原敏感性和蛋白酶易感性特性影响内在化和细胞毒性药物模块的释放。对ADC的含二硫化物接头的细胞内切割受限于内体和溶酶体的氧化势且大概不通过内吞途径内的还原性切割来释放(Austin et al(2005)Proc.Natl.Acad.Sci.USA102(50):17987-17992)。还原性切割可发生于细胞表面并赋予游离药物对肿瘤和易感的正常细胞的旁路杀伤效果。不适宜的药物释放有可能促成毒性。一旦内在化,ADC功效(药物活性)依赖于蛋白水解消化。接头稳定性在ADC的功效和毒性二者中发挥重要作用(Alley et al(2008)Bioconjugate Chem.19:759-765)。稳定的接头诸如mcc比不稳定的二硫化物接头更加有效且安全,从而扩宽了治疗窗。

可在半胱氨酸可供偶联但不扰乱免疫球蛋白折叠和装配或改变抗原结合和效应器功能的位点处改造具有半胱氨酸替代的抗体(Junutula,et al.,2008b Nature Biotech.,26(8):925-932;Dornan et al(2009)Blood114(13):2721-2729;US7521541;US7723485;WO2009/052249)。然后,这些ThioMab可以经由改造的半胱氨酸硫醇基偶联细胞毒性药物以获得具有统一化学计量(约2个药物每个抗体)的ThioMab药物偶联物(TDC)。针对不同抗原的多种抗体的研究显示了TDC在异种移植物模型中像常规ADC一样有效,而且在有关临床前模型中在更高的剂量得到耐受。ThioMab药物偶联物改造成在抗体的不同部分(轻链-Fab、重链-Fab和重链-Fc)附着药物。由于它们的同质性和位点特异性偶联细胞毒性药物,TDC的体外和体内稳定性、功效和PK特性提供胜过常规ADC的独特优势。

由美登木素生物碱DM1连接至trastuzumab构成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过表达HER2的trastuzumab敏感性和抗性肿瘤细胞系和人癌症的异种移植物模型中显示有力的抗肿瘤活性。trastuzumab-mcc-DM1(T-DM1)当前正在其疾病对HER2定向疗法不应的患者中在I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Beeram et al(2007)“A phase I study of trastuzumab-mcc-DM1(T-DM1),a first-in-class HER2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in patients(pts)with HER2+metastatic breast cancer(BC)”,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43rd:June02(Abs1042;Krop et al,European Cancer Conference ECCO,Poster2118,September23-27,2007,Barcelona;US7097840;US2005/0276812;US2005/016699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因泰克公司,未经基因泰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4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