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4823.5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8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古木一朗;山本芳史;畠中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325 | 分类号: | B41J2/325;B41J1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大尺寸的墨片(墨膜)打印多张小尺寸的图像的升华型热转印打印机中的打印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升华型彩色热转印打印机中,使用在长方向上依次涂敷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颜色的墨区域的墨片,将卷纸用作为记录纸。在这种热转印打印机中,从热敏头对墨片进行加热,通过在记录纸的同一区域重叠进行各颜色的打印,从而形成彩色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图像区域以墨区域为上限,在打印比墨区域小的图像的情况下,例如在使用2L尺寸用的墨片来打印一张L尺寸的图像的情况下,只使用Y、M、C的各颜色墨区域的一半区域,剩余的墨区域将不被使用,因此存在墨使用效率差这样的问题。
因此,作为改善墨使用效率的打印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在使用Y、M、C的各颜色墨的墨片卷绕侧的墨前半区域进行L尺寸图像的打印之后回卷墨片,使用作为在先前的打印中使用的墨区域的未使用区域的墨片供给侧的墨后半区域来进行后续的L尺寸图像的打印,由此从Y、M、C的一组墨区域打印两个画面的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将热敏头从墨片分开之后回卷墨片,并再次使热敏头接触墨片。此时,打印了第1/2张后的墨片位于第2/2张打印开始部分的紧前面,但是已用墨片由于从热敏头施加的热能而受到损伤,因此在第2/2张打印开始部分无法获得恰当的墨片张力,存在墨片容易产生褶皱(褶子)这样的问题。因此,以往有如下方法:使用墨片供给侧进行第1/2张的打印,从墨片卷绕侧进行第2/2张的打印,由此抑制第2/2张打印开始部分所产生的褶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以往有如下方式:以成为第1/2张打印对象的图像整体的浓度、图像整体的平均灰度为基础来预测第1/2张打印后的墨片的损伤程度,决定将第1/2张打印所使用的墨区域设为墨片卷绕侧、还是设为墨片供给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29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907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墨片受到的损伤大的情况下,当回卷墨片时存在墨片出现褶皱的可能性和墨片断裂的可能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中,以图像整体的平均浓度、平均灰度为基准来决定第1/2张打印所使用的墨区域,但是实际上墨片画面区域内有容易受损伤的区域、容易出现褶皱的区域,因此在单纯地以图像整体的平均浓度、平均灰度为基准的墨使用区域的判定方法中存在其判定精度差这样的问题。
例如,图18是说明在墨片区域内墨片容易受到损伤的区域、容易出现褶皱的区域的图。墨画面区域101表示Y、M、C中某一个墨的区域,有第1/2张打印区域102a、和第2/2张打印区域102b。通常,在无边距打印对应打印机中,墨画面区域被设定得比图像打印区域更宽。因此,在打印区域的左右端产生墨空白S。
转印图像而墨脱落了的区域的墨片受到损伤,在打印前后墨片的刚性发生变化。从热敏头施加给墨片的热能越大,其损伤也越大,墨片的刚性变低。
在第1/2张打印之后回卷墨画面区域101而进行第2/2张打印的情况下,与墨画面区域101有关的张力在主扫描方向上不一样。与墨空白S有关的张力T1、和与打印完成的墨脱落了的第1/2张打印区域102a有关的张力T2为T1>T2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在作为第1/2张打印区域102a与墨空白S的边界区域的103a、103b中,由于T1、T2的张力差,变得容易发生墨片断裂、褶皱。另外,第1/2张打印区域102a的墨回卷侧区域103c接近第2/2张打印区域102b,因此当墨回卷侧区域103c的墨损伤变大时,在第2/2张打印区域102b中容易出现褶皱。
如以上那样,在墨片画面区域内有容易受损伤的区域、容易出现褶皱的区域,因此在如专利文献2所述那样的、单纯地以图像整体的平均浓度、平均灰度为基准的墨使用区域的判定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其判定精度差,存在第2/2张打印画质变差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4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