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4939.9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9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X·塞伦斯;B·施彭斯;W·菲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非营利性组织佛兰芒综合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国立比利时根特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155 | 分类号: | A61K39/155;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凌立;黄革生 |
地址: | 比利***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道 病毒 疫苗 | ||
本发明涉及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疫苗。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含RSV编码的小疏水(SH)蛋白的胞外域的重组亚单位疫苗。SH的胞外域称为SHe。优选地,该胞外域作为寡聚体、甚至更优选作为五聚体存在。本发明还涉及抗该胞外域或对该胞外域特异的抗体,及其在保护个体免受RSV感染和/或治疗受感染的个体中的用途。
在工业化国家,RSV感染是婴儿住院的首要原因。原发性RSV感染(通常发生在2岁以下)后,对RSV的免疫仍不完善,可以发生再感染。此外,RSV可以在老年人中引起严重疾病,且在非大流行年通常与比甲型流感更高的死亡率相关(Falsey等,1995)。WHO估计的人群中的总体年感染率估计为六千四百万例,死亡数字为160000;仅在美国,每年有85000至144000名婴儿因RSV感染而住院(http://www.who.int/vaccine_research/diseases/ari/en/index2.html update 2009)。
RSV隶属于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肺病毒亚科(Pneumovirinae)肺病毒属(Pneumovirus);在人类中,存在A和B两个亚型。除人RSV外,存在牛变体。人RSV的基因组长约15200个核苷酸,且是负义RNA分子。RSV基因组编码11种已知的蛋白质:糖蛋白(G)、融合蛋白(F)、小疏水蛋白(SH)、核蛋白(N)、磷蛋白(P)、大蛋白(L)、基质蛋白(M)、M2ORF-1蛋白(M2-1)、M2ORF-2蛋白(M2-2)、非结构蛋白1(NS1)和非结构蛋白2(NS2)。G、F和SH是跨膜表面蛋白;N、P、L、M、M2-1是核壳体相关蛋白,而NS1和NS2是非结构蛋白。M2-2作为结构蛋白或非结构蛋白的身份未知。(Hacking和Hull,2002)。RSV亚型在G、F、N和P蛋白的抗原特性上显示差异(Ogra,2004)。
RSV感染后形成可在血清及一些其他体液中检测到的特异性IgG和IgA。几项研究已证明,抗体应答主要针对主要的RSV跨膜蛋白质F和G;已知仅F和G特异性抗体具有体外RSV中和活性。对F蛋白的抗体应答通常在A和B亚型之间交叉反应,而对G蛋白的抗体应答具有亚型特异性(Orga,2004)。与F和G不同,认为跨膜蛋白质SH无免疫原性(Gimenez等,1987;Tsutsumi等,1989),在一些候选疫苗中,为了获得不可回复的减毒疫苗,甚至删除了SH(Karron等,2005)。
宿主免疫反应似乎在疾病病理中发挥显著作用,这一事实使得预防RSV感染的疫苗的研发复杂化。早期用福尔马林灭活的RSV接种儿童的尝试显示,与未接种的对照相比,接种的儿童在随后暴露于病毒时经历更严重的疾病(Kapikian等,1969)。已测试了活减毒疫苗,但在临床研究中通常显示过度减毒或减毒不足(Murata,2009)。
认为使用一种免疫原性蛋白质或免疫原性蛋白质的组合的亚单位疫苗更安全,因为它们不能回复或突变为烈性病毒。已研发了基于纯化的F蛋白的候选疫苗,并在啮齿类棉鼠和人类中进行了测试,显示安全,但仅具有中等免疫原性(Falsey和Walsh,1996;Falsey和Walsh,1997;Groothuis等1998)。相似地,F、G和M蛋白的混合物的临床试验已在II期中止(ADISinsight临床数据库)。备选方法由人RSV G蛋白的抗原结构域与链球菌G蛋白的清蛋白结合结构域的C端的重组遗传融合组成(BBG2Na;Power等,2001)。BBG2Na的研究直至健康志愿者中的III期临床试验,但是,由于在一些免疫的志愿者中出现了非预期的3型超敏反应副作用(紫癜),该试验不得不终止(Meyer等,2008)。
最近的发展是用嵌合重组病毒作为RSV抗原的载体。通过在BPIV-3基因组中用来自HPIBV-3的同源基因取代F和HN基因来改造嵌合重组牛/人丙型副流感病毒3(rB/HPIV-3)。然后用得到的嵌合rB/HPIV-3毒株来表达HRSV F和G基因(Schmidt等,2002)。此疫苗目前处于临床研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佛兰芒综合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国立比利时根特大学,未经非营利性组织佛兰芒综合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国立比利时根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49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