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燃氧锅炉的热性能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5134.6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A.A.勒瓦索伊尔;S.G.康;J.R.肯尼;C.D.埃德伯格;D.G.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9/00 | 分类号: | F23C9/00;F23L7/00;F23L9/04;F23C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严志军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锅炉 性能 设备 方法 | ||
1. 一种控制燃氧锅炉的运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锅炉中燃烧燃料;
在所述锅炉中产生吸热方式;
从所述锅炉中排出烟道气;
使所述烟道气的一部分再循环到所述锅炉;
使第一氧化剂流与再循环烟道气组合而形成组合流;
使所述组合流分成若干个部分;以及
在通往所述锅炉的不同的进入点处,将所述组合流的各个部分引入到所述锅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是切向燃烧锅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组合流的相应的部分引入到所述锅炉会改变所述锅炉中的吸热方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风箱下方的料斗区处,在所述风箱处,以及/或者在位于所述风箱上方的过度燃烧隔室中,所述组合流的相应的部分被引入到所述锅炉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流的至少一个部分在所述风箱的下部部分中被引入到所述锅炉中。
6.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箱中被引入到所述锅炉中的所述组合流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为所述组合流的大约50重量%至大约100重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流的至少一个部分在所述过度燃烧隔室的下部部分中被引入到所述锅炉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流的至少一个部分在所述过度燃烧隔室的上部部分中被引入到所述锅炉中。
9. 一种方法,包括:
在锅炉中燃烧燃料;
在所述锅炉中产生吸热方式;
从所述锅炉中排出烟道气;
使所述烟道气的一部分再循环到所述锅炉;
使第一氧化剂流与再循环烟道气组合,以形成第一组合流;
使所述第一组合流分成若干个部分;以及
混合所述第一组合流的各个部分与第二氧化剂流而形成第二组合流的多个部分;以及
在通往所述锅炉的不同的进入点处,将所述第二组合流的所述多个部分中的各个部分引入到所述锅炉。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是切向燃烧锅炉。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紧邻进入所述锅炉中的进入点的位置处,进行所述第一组合流的各个部分与第二氧化剂流的混合而形成所述第二组合流。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彼此不同的进入点处,所述第二组合流的相应的部分同时或按顺序被引入到所述锅炉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进入点是位于风箱下方的料斗区,在所述风箱处,以及/或者在位于所述风箱上方的过度燃烧隔室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箱处被引入到所述锅炉中的所述第二组合流包括为所述流的总重量的大约50 重量%至大约100 重量%的氧。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流通过设置在内部端口周围的环形空间而引入到所述锅炉中,其中,所述内部端口将燃料和运送空气引入到所述锅炉中。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流通过设置在内部端口周围的环形空间而引入到所述锅炉中,其中,所述内部端口将燃料和运送空气引入到所述锅炉中。
17.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是壁燃式锅炉。
18.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组合流的相应的部分引入到所述锅炉会改变所述锅炉的热方式。
19.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斗区处引入到所述过度燃烧隔室中的所述第二组合流包括为所述第二组合流的总重量的高达50 重量%的氧。
20. 一种系统,包括:
空气分离单元;
锅炉;
污染控制系统;以及
气体处理单元;所述空气分离单元在所述锅炉、所述污染控制系统和所述气体处理单元的上游;所述锅炉在所述污染控制系统和所述气体处理单元的上游;以及其中,烟道气通过所述空气分离单元而从所述气体处理单元再循环到所述锅炉;
其中,所述锅炉运行来接收包括氧和再循环烟道气的组合流,以与未构造成接收所述组合流的锅炉相比,实现对吸热方式的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51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