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密封的LED封装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5259.9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S.J.A.比尔休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H01L33/48;H01L33/52;H01L21/56;H01L25/075;H01L33/5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刘鹏,汪扬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密封 led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的领域,且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光出射面大于其光入射面的基本上平顶的密封剂来密封的发光装置,以及一种用于产生该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固态发光装置(LED)正用于不断增加的各种应用中,且随著市场容量增加,每一装置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样地,随著市场竞争加剧,竞争产品的相关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改善光输出效率,发光装置通常包括用于沿期望的方向反射杂散光的反射元件。图1A及1B图解说明了具有反射元件的实例发光装置。
在图1A中,发光元件110放置于反射杯120中,该反射杯120通常也用作用于将该元件耦合至外部电源的接触130。元件110通常将包括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材料、经由反射杯120连接至接触130的下部电极、以及线接合至另一接触130的上部电极的夹层配置。随后将发光元件 110、反射杯 120及电极 130密封于密封材料 170中,诸如以透镜的形状模制的环氧树脂。
在图1B中,发光元件110安装于基板160上,且环绕元件110的区域涂有反射层125,诸如白色电介质。在该实例中,电路迹线140耦合至元件110,且通孔通路(via)145将迹线140耦合至基板160的下表面处的电极135。以此方式,发光装置可直接安装于印刷电路板或其他安装表面上。
图1A的实例装置有利地包括反射杯,其经成形以将光输出引导成集中的光束,但在安装及线接合并随后密封该发光元件110的同时,该制造工艺需要反射杯120的支持。另一方面,图1B的实例装置的制造可能比图1A的装置的制造更简单,但大体而言出于高提取效率的目的而需要密封剂150为基本上大且弯曲的,且反射表面125并不与反射杯120一样地引导光。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更简单的手段以制造一种具有增强光输出并向前引导光的反射结构的发光装置将是有利的。
此优势和/或其他优势可通过一种制造工艺来实现,该制造工艺包括:将发光元件安装于膜上,然后用反射结构环绕该膜上的每个发光元件。之后,用密封剂填充该反射结构,将该发光元件附于该反射结构内。然后可移除该膜,暴露用于将该发光元件耦合至外部电源的接触(contact)。将该反射结构内的已密封的发光元件切块/单粒化以提供单独的发光装置。该密封剂可经模制或以其他方式成形以提供期望的光学功能。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通过实例的方式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A和1B图解说明实例性现有技术发光装置。
图2A-2D图解说明具有整体反射结构的发光装置的实例性制造。
图3A-3C图解说明具有整体反射结构的发光装置的实例性可替换特征。
图4图解说明用于提供具有整体反射结构的发光装置的实例性流程图。
图5A-5B图解说明具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的实例性结构。
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或对应的特征或功能。附图被包括以用于示例的目的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出于解释而非限定的目的,陈述诸如特定架构、界面、技术等的特定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本发明可在背离这些特定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实践。同样地,该说明书的文字涉及如图中所图解说明的实例性实施例,而不意欲超出权利要求中明确包括的限定来限定所要求保护的发明。出于简明及清楚的目的,省略已知的装置、电路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模糊对本发明说明。
图2A-2D图解说明具有整体反射结构的发光装置的实例性制造。
图2A图解说明发光元件110在膜210上的放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10经结构化以在它们的下部表面上具有接触230,以便于在移除膜210时耦合至外部电源。元件110可使用常规拾取及放置工艺放置于膜210上。可替换地,可将元件110的区块放置于弹性膜上,该弹性膜随后经拉伸以分离元件110来适当地设置元件110。大体而言,本文使用术语“膜”以将其与“基板”区别,因为膜本身未必需要提供结构支撑。柔性膜由于其与刚性膜相比的较低成本而尤其适于此工艺,但刚性膜可良好地适于膜的重复使用。
在图2B处,反射结构250设置于膜210上,环绕每个发光元件110。在图2C中图解说明发光装置的实例性框架的俯视图。在此实例中,结构250包括一组平面,其相对于对应发光元件110成角度。该些成角度的侧壁用于有效地反射光而用于额外光提取并自发光元件110向前引导由反射结构250反射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5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