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烁器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6055.7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9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须山敏康;杉山元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21K4/00 | 分类号: | G21K4/00;G01T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烁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透过了对象物的放射线变换成闪烁光的闪烁器面板。
背景技术
历来,关于X射线图像的检测技术,已知的有通过检测由入射到检测器的放射线所产生的电荷,直接检测放射线的方式即直接变换方式,以及使用闪烁器材料等的放射线变换部件将放射线变换成光后用检测器检出的方式即间接变换方式。作为采用这样的间接方式的装置所使用的闪烁器,公开了在基板上具备形成有荧光体层的荧光体嵌板的闪烁器面板(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96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现有闪烁器面板中,由于荧光体层的一个面侧有基板存在,因此难以观察从放射线的入射面及其背面两面出射的闪烁光。即,难以观察由比较高能量带的放射线在荧光体层的背面侧所产生的闪烁光。另外,即使假设能够观察到从闪烁器面板的背面侧出射的闪烁光,闪烁器面板的入射面侧所产生的闪烁光也会透过闪烁器面板而从背面侧出射。因此,不能区分地观察由比较低能量带的放射线在荧光体层的入射面侧所产生的闪烁光与由比较高能量带的放射线在荧光体层的背面侧所产生的闪烁光,有观察的放射线的能量区别性不高的倾向。
因此,本发明有鉴于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使从放射线的入射面及其背面出射的闪烁光的观察变得可能而取得能量区别性高的放射线检测图像的闪烁器面板。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侧面所涉及的闪烁器面板,是响应于透过了对象物的放射线的入射而使闪烁光放射的平板状的构件,在对闪烁光进行聚光并摄像的图像取得装置所使用的闪烁器面板中,具备:使放射线透过的平面状的隔离构件、配置在隔离构件的一个面上且将放射线变换成闪烁光的平板状的第1波长变换构件、以及配置在隔离构件的另一面上且将放射线变换成闪烁光的平板状的第2波长变换构件。
根据这样的闪烁器面板,将放射线变换成闪烁光的2个平板状的波长变换构件夹持使放射线透过的平面状的隔离构件而配置,因而透过了对象物的放射线被一个波长变换构件变换成闪烁光,并且透过了该波长变换构件和隔离构件后被另一个波长变换构件变换成闪烁光。此时,通过隔离构件的存在,2个波长变换构件中所产生的各个闪烁光相对于2个波长变换构件的隔离构件容易从反射侧的面出射。其结果,通过把该闪烁器面板使用在对从闪烁器面板的两面出射的闪烁光进行聚光并摄像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能够效率高地区别高能量带的放射线图像和低能量带的放射线图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使从放射线的入射面及其背面出射的闪烁光的观察变得可能,而取得能量区别性高的放射线检测图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闪烁器面板1的概略结构的正面图。
图2是使用了图1的闪烁器面板1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11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11中的放射线源12和检测器13,14的配置例的正面图。
图4是表示图2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11中的放射线源12和检测器13,14的配置例的正面图。
图5是使用了图1的闪烁器面板1的其他的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31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闪烁器面板的正面图。
符号说明:
1,101…闪烁器面板、2,102…隔板、2a,2b…配置面、3,4…闪烁器、11,31…放射线图像取得装置、102a,102b…反射面、A…对象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闪烁器面板的优选实施方式。再有,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附图是为了说明用而制作的,以特别强调的方式描绘说明的对象部位。因此,附图中的各构件的尺寸比率未必与实际构件的尺寸一致。
图1表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闪烁器面板1的概略结构的正面图。如该图所示,闪烁器面板1是将透过了对象物的X射线等的放射线变换成闪烁光的构件,具有以与平面状的隔板(隔离构件)2的两面相接的方式配置有2块平板状的闪烁器3,4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未经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6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用于可视化信息的方法、装置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