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7922.9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2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浩之;小笠原刚;西堀隆之;樱井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以及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有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通过生成并释放离子来缓解压力和不快感以及能够将病菌、霉菌和会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无害化的离子发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希望在一般公众使用的电梯内设置离子发生器的要求不断升高。可是,在电梯轿厢内设置离子发生器时,考虑到乘客使用电梯时的方便性,不能将离子发生器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地板上,所以必须将离子发生器安装在电梯轿厢的墙壁或者天棚上。并且,为了避免给电梯轿厢内的美观带来不利影响,需要尽可能使离子发生器实现小型化。
为此,作为现有技术,已经提出有将离子发生器与空调设备或者空气清洁器等具有鼓风功能的设备并用,通过省略风扇等鼓风部和用于驱动风扇的电动机等驱动部来实现小型化,在提高离子发生器的使用方便性的同时降低离子发生器的成本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供了一种技术,其利用具有挠性的软管来连接离子发生器和通风装置,并且利用通风装置的风扇向电梯轿厢内供应离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4-91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利用具有挠性的软管,使得不需要在轿厢室上方设置的风扇的旁边设置除臭装置(离子发生装置),看起来似乎能够提高除臭装置(离子发生装置)的设置场所的选择自由度。可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由于电梯的尺寸和附加规格设备的安装位置等原因,存在除臭装置(离子发生装置)会与附加规格设备或者风扇等发生干涉的问题,此时,有可能会产生无法将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任意的位置上,而需要对电梯轿厢上部的高度尺寸进行变更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将除臭装置(离子发生装置)设置在轿厢室的上方,使得在对除臭装置(离子发生装置)进行检修和更换时,维修人员需要进入到轿厢室的上方,所以存在维修时间增加,电梯的使用限制时间变长等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设备,其采用在安装离子发生装置时不容易与其他设备发生干涉的安装结构,从而不需要对电梯轿厢的尺寸进行变更,能够提高离子发生装置的安装位置的选择自由度。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梯轿厢和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轿厢地板、竖立设置在所述轿厢地板的周围的侧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外天棚板、与所述侧板相对向地设置在所述外天棚板的下方的天棚内框架、设置在所述天棚内框架的下方侧的内天棚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天棚板的上方的鼓风扇,其中,从所述鼓风扇送出的风经过由所述外天棚板、所述天棚内框架以及所述侧板形成的空间供应到所述电梯轿厢内,离子发生装置固定在外形大于所述离子发生装置的外形的板体上,穿过设置在所述天棚内框架上的外形大于所述离子发生装置的外形但小于所述板体的外形的切出孔,而从所述天棚内框架的与所述空间相反的背面侧使所述离子发生装置位于所述空间中,并对所述离子发生装置进行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设备,其采用在安装离子发生装置时不容易与其他设备发生干涉的安装结构,从而不需要对电梯轿厢的尺寸进行变更,能够提高离子发生装置的安装位置的选择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涉及的电梯设备的概要的主视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涉及的轿厢室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涉及的轿厢室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单元的概要的主视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涉及的轿厢室天棚的概要的主视截面图。
图6是图5中的A部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式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单元的安装状态的主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7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