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块滤波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8822.8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诺金;肯尼思·安德森;理卡尔德·肖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176 | 分类号: | H04N19/176;H04N19/117;H04N19/14;H04N19/82;H04N19/8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余婧娜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大体上涉及滤波控制,具体地说,涉及控制对视频帧中的块边界的去块滤波。
背景技术
在视频编码标准中使用去块滤波器以防止块效应。因为将原始视频帧划分为相对独立地处理的块,因此出现了块效应。例如,块效应可能由于不同的对块的帧内预测、量化效应和运动补偿而出现。下面描述去块的两种特定的变型。
在诸如H.264等的现有的视频编码中,在预测和残差重构之后、但是在存储重构以便稍后在对后续帧进行编码或解码时进行参考之前,存在去块滤波器,也称作环路滤波器。去块滤波是由多个步骤构成,例如,滤波器决策、滤波操作、截断函数和像素值的改变。关于是否对界线进行滤波的决策是基于对多个条件的评估来做出的。滤波器决策取决于宏块(MB)类型、相邻块之间的运动向量(MV)差别、相邻块是否具有编码的残差以及取决于当前块和/或相邻块的局部结构。
然后,针对像素的滤波的量尤其取决于该像素相对块界线或边界的位置以及用于残差编码的量化参数(QP)值。
滤波器决策基于将三个像素差与阈值进行比较。这些阈值适应量化参数(QP)。例如,假设垂直块边界是:
a b c d|e f g h
其中,a、b、c和d表示当前块中像素行的像素的像素值,而e、f、g和h表示相邻块中相应像素行的像素的相应像素值。如果满足下面的条件,例如,abs(d-e)<thr1、abs(c-d)<thr2和abs(e-f)<thr2,其中,thr1和thr2是基于QP来调整的,则滤波器决策是肯定的。
在H.264中存在两个滤波模式。在称作常规滤波的第一滤波模式中,可以使用delta值来描述滤波,滤波以该delta值改变当前的值。针对与块边界相距最近的像素的滤波是d’=d+delta和e’=e-delta,其中,已经截去了delta,截到阈值±thr3,即,截到由QP约束的值。由此,与针对低QP相比,针对高QP允许更多的滤波。可以将截断描述为delta_clipped=max(-thr3,min(thr3,delta)),其中,thr3控制滤波器的强度。更大的thr3值意味着滤波更强,这意味着将发生更强的低通滤波效应。
如果下面的两个条件中任意一个也成立,例如,abs(b-d)<thr2和abs(e-g)<thr2,则可以增加滤波器的强度。通过更少地截断delta(例如,允许更多的变型)来调节滤波器的强度。
当满足下面的条件时,abs(d-e)<thr1/4,称作强滤波的第二滤波模式仅应用于帧内宏块边界。
参照List等的Adaptive Deblocking Filter,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vol.13,no.7,July2003以得到关于H.264中去块滤波的更多信息。
在草案HEVC(高效视频编码)规范“Test Model under Consideration(考虑的测试模型)”的ITU-T SG16WP3文档JCTVC-B205的第6.5章的内环滤波器的处理中,去块滤波器不同于H.264而工作。如果边界的一侧上的块中至少一个在内部或者具有非零系数,或者块的运动向量分量之差大于或等于一个整数像素,则执行滤波。例如,当对具有以下垂直块边界的块之间的界线进行滤波时,
p3i p2i p1i p0i|q0i q1i q2i q3i
其中,pji表示当前块中行号i的像素号j的像素值,qji表示相邻块中行号i的像素号j的像素值,i=0...7,j=0...3,则还应当满足下面的条件:
d=|p22-2×p12+p02|+|q22-2×q12+q02|+|p25-2×p15+p05|+|q25-2×q15+q05|<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8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