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8996.4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坂入威郎;玉田隆史;下谷光生;御厨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C21/32 | 分类号: | G01C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俞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数据关联信息来从数据库获取所期望的数据从而进行导航处理的导航装置,其中,该数据关联信息规定了实现导航处理的各种功能的应用在执行时所需的数据彼此间的关联。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路径引导装置中,预先对地图数据库中构成道路网络的道路链路所属的道路分配标识符,并在根据由道路链路的标识符列所表现的路径及当前位置来生成该路径的引导信息时,参照对表示道路名称及种类的道路属性与道路链路的标识符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规定的对应表,从而获取与要表现所引导的路径的道路链路所属的道路有关的道路名称等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3518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现有技术是以预先生成对地图数据库中的道路链路的标识符、道路属性等特定数据的关联进行规定的对应表为前提,并未考虑与这些数据以外的数据有关的对应表。
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为了从地图数据库等中获取执行路径引导以外的功能所需的数据,需要在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彼此间的关联进行解析的同时进行数据存取,因而无法进行高效且高速的数据存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导航装置,能参照对地图数据库中构成地图数据的数据彼此间的关联进行规定的数据关联信息,来从地图数据库获取地图数据,并执行导航处理。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导航装置利用从数据集合获取到的数据来执行导航处理,包括:存储部,该存储部中储存数据关联信息,该数据关联信息规定了该数据集合中相互关联的数据,且该数据关联信息由外部装置基于定义了数据集合中的数据相互之间的关联的数据关联定义来生成;导航功能执行部,该导航功能执行部执行导航处理;以及数据存取部,该数据存取部参照存储部所存储的数据关联信息,从数据集合中获取在导航处理时导航功能执行部所使用的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带来以下效果:能够参照设定了地图数据库等数据集合中相互关联的数据的数据关联信息,来高效且高速地从该数据集合中获取所期望的数据从而执行导航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关联信息生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数据关联信息的生成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彼此之间的关联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以层级结构来表示图4的数据的关联顺序的图。
图6是表示数据关联定义的数据格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以XML格式来表现图6的数据关联定义的数据格式的情况的图。
图8是表示图6的数据关联定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以XML格式来表现图6的数据关联定义的情况的图。
图10是表示关系数据库中的可变长度数据彼此之间的关联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关联对象的数据为可变长度时的数据关联定义的数据格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数据关联定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利用关联源的数据时的数据关联定义的数据格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以XML格式来表现图13的数据关联定义的情况的图。
图15是表示关联源和关联对象的数据为可变长度时的数据关联定义的数据格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6是表示以XML格式来表现图15的数据关联定义的情况的图。
图17是表示利用可变长度的公共关键词来使数据之间的关联对应起来的情况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公共关键词为可变长度时的数据关联定义的格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数据关联定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0是表示数据关联信息的数据格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1是对数据关联信息的生成步骤进行说明的图。
图22是表示数据关联信息的数据格式和数据关联信息定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3是表示关联对象的数据为可变长度时的数据关联信息定义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4是表示储存了关联对象数据的实际数据的数据关联信息的图。
图25是表示储存了关联对象数据的索引的数据关联信息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89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