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铁芯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69590.8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棚桥文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连续冲压(transfer press)工序对具有轭部和齿部的铁芯钢板依次成型从而成型出层叠了所述铁芯钢板的定子铁芯的定子铁芯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将线圈插入到定子铁芯的齿部的定子铁芯。定子铁芯的圆度以及端面的平行度由冲压的加工精度决定。能够通过一次冲压而制造铁芯钢板的一体式的定子铁芯与分别组装被分割的铁芯的分割式定子铁芯比较,容易提高圆度以及端面的平行度。
在一体式定子铁芯中,例如通过将扁立线圈依次插入到齿部来制造定子铁芯。但是,如图14所示,在定子铁芯100中,当将最后的线圈109插入到齿部108时,最后的线圈109将与最初插入的相邻的线圈105以及线圈107相干扰。即,如作为图14的点划线R的一局部放大图的图15所示,线圈109的插入宽度S大于从相邻的线圈105到线圈107的被插入宽度U,因此无法将最后的线圈109插入到齿部108。
因此,在将线圈依次插入到齿部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将最后的线圈109插入到齿部108而成为问题。
以往,作为这种技术,具有在图16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定子铁芯200。如图16所示,在定子铁芯200的定子201中,齿部203被成型在内周,定子201的两旁成型有切口206。当向定子201的齿部203插入被捆扎的线圈时,按压定子201的外周。由此,由于各定子201的两旁的切口206而允许定子201的变形。通过定子201被从外周按压而切口部206扩大,齿部203向内周方向突出。通过齿部203向内周方向突出,能够插入被捆扎的线圈。
根据以上内容,从外周按压一个一个定子201,能够将被捆扎的线圈插入到齿部203。此外,专利文献2和3中也记载了向齿部插入线圈的发明。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2450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251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352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24362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9-11867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352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023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38231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1846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即,在定子铁芯200中,存在为了将被捆扎的线圈插入到齿部203,而必须按照每个齿部203来按压定子201的外周的问题。因此,当在整个圆周的12个位置有齿部203的情况下,如果不按压12次定子201的外周则就无法将线圈插入到齿部203。如果必须按压12次定子201的外周,则存在工序数增加、生产率变差的问题。
另外,在定子铁芯200中,切口206遍布内周的整个圆周而成型。当切口206遍布整个圆周而成型时,由于定子铁芯200的圆度以及定子铁芯200的端面的平行度变差而成为问题。定子铁芯的圆度是指中空圆筒形状的定子铁芯的圆度。端面的平行度是指中空圆筒形状的定子铁芯的中空部的内壁端面和中心轴的平行度。根据定子铁芯的圆度和端面的平行度,可进行立体的管理,以免定子铁芯和容纳在定子铁芯的中空部的转子发生碰撞。
如果定子铁芯的圆度以及端面的平行度差,则为了避免转子与定子铁芯相撞,需要减小转子。当减小转子时,定子铁芯和转子的间隙变大,定子铁芯和转子间的磁通量密度变低。其结果是,马达的输出变小而成为问题。
定子铁芯200的圆度以及端面的平行度恶化的理由如下:当按压定子201的外周时,由于切口206而允许定子201的变形。当停止按压定子201时,定子201通过复原力而恢复到原来位置。但是,虽然通过复原力而恢复到原来的定子201的形状,但是实际上由于遍布整个圆周成型切口206,因此逐个的复原力存在差异。因此,定子铁芯200的圆度以及端面的平行度因切口206的复原力的差异的总和而发生恶化。
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图1所示的、将铁芯钢板层叠而成型并具有轭部12和齿部T的定子铁芯以及绕着齿部T而安装的定子构造1。本定子构造1的特征在于,仅在轭部12的一处成型切断部50,由于仅在一处成型切断部50,能够在保持圆度和端面的平行度的状态下将线圈C插入到齿部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9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