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以及定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9829.1 | 申请日: | 201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富士夫;岩本裕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子以及定子制造方法,该定子中由一对直线部和连接部构成为U形状的线圈段装配于定子铁心的槽内并且向所述连接部相反侧突出的一对所述直线部的顶端部在周向上被扭弯、与其他所述线圈段的所述直线部接合。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记载有一种定子以及定子制造方法,该述定子中由一对直线部和连接部构成为U形状的线圈段在定子铁心的槽内装配,并且向与连接部相反侧突出的一对直线部的顶端部在周向上被扭弯、与其他线圈段的周向上扭弯直线部接合。
例如,在装配有10根槽内导线的情况下,从内周开始数,将第奇数个槽内导线的顶端部顺时针扭弯,将第偶数个槽内导线的顶端部逆时针扭弯。该扭弯成形对全周的槽内导线的顶端部进行。因此,在考虑U相的一根线圈段时,在顺时针扭弯的从内周数第1个和第3个顶端部之间,U相的相邻的线圈段的从内周数第2个顶端部逆时针扭弯,位于一根线圈段的第1个和第3个顶端部之间。
即,成为U相的一个线圈段的第1个顶端部、U相的相邻的线圈段的第2个顶端部、U相的一个线圈段的第3个顶端部在径向上紧密并列的状态。并且,U相的一根线圈段的第1个顶端部和U相的相邻的线圈段的第2个顶端部在端面TIG焊接而接合。将此时的状态在图19用定子的一部分俯视图示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29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如图20所示,在将一个线圈段的第1个顶端部101和相邻的线圈段的第2个顶端部102之间的顶端面通过TIG焊接进行了焊接接合时,焊珠103可能会从导线端面溢出。在焊珠103从顶端部端面溢出的情况下,可能会与U相的一根线圈段的第3个顶端部104接触。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必须准确地控制焊珠103的大小,为此在TIG焊接中,必须进行额外并且准确的控制,所以存在制造设备的成本上升、进而产品成本上升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周向以及径向的间隙即使在TIG焊接顶端部的焊珠变大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焊珠会与邻接的顶端部接触的定子以及定子制造方法。
(1)在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定子中,在定子铁心的槽内装配有多根由一对直线部和连接部构成为U形状的线圈段,并且向与所述连接部相反侧突出的一对所述直线部的顶端部中,从径向的外周侧或者内周侧数位于第奇数个的所述顶端部向一个方向扭弯,位于第偶数个的所述顶端部向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方向扭弯,向所述一个方向扭弯的所述顶端部和向所述相反方向扭弯的所述顶端部焊接接合,该定子的特征在于,向所述一个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向径向的外周成形、向所述相反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向径向的内周成形,由此向所述一个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和向所述相反方向扭弯的顶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同一圆周上焊接接合。
(2)在(1)所述的定子中,优选,向所述一个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向径向的外周按所述直线部的径向厚度的1/2的长度成形,
向所述相反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向径向的内周按所述直线部的径向厚度的1/2的长度成形。
(3)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定子制造方法,包括:插入工序,其中将由一对直线部和连接部构成为U形状的线圈段插入定子铁心的槽内;扭弯工序,其中通过使向与所述连接部相反侧突出的一对所述直线部的顶端部卡合于扭弯圆环的圆环槽内而使所述扭弯圆环旋转,从而将从径向的外周侧或者内周侧数位于第奇数个的所述顶端部向一个方向扭弯,将位于第偶数个的所述顶端部向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方向扭弯而进行成形;和焊接工序,其中焊接向所述一个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和向所述相反方向扭弯的顶端部,该定子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扭弯工序,向所述一个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和向所述相反方向扭弯的顶端部,沿周向在相邻的位置扭弯成形,在所述扭弯工序后具有径向成形工序,其中将向所述一个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向径向的外周成形,将向所述相反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向径向的内周成形。
(4)在(3)所述的定子制造方法中,优选,在所述径向成形工序中,向所述一个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向径向的外周成形所述直线部的径向的厚度的1/2的长度,向所述相反方向扭弯的顶端部向径向的内周成形所述直线部的径向的厚度的1/2的长度。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定子以及定子制造方法取得以下作用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9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用于EMI滤波器的峰值电流限制器的照明电源电路
- 下一篇:压入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