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机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9872.8 | 申请日: | 2011-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本多敦;本田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9/04 | 分类号: | F04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机油泵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的机油泵,轴向活塞泵及内接式齿轮泵等已被广泛公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上述轴向活塞泵。专利文献1的轴向活塞泵为通常所周知的机油泵,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2,该轴向活塞泵所具有的活塞数为八个。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45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这种轴向活塞泵中,相对于该泵的喷出量的而言,存在该泵的结构复杂且泵的体积较大的课题。而且,虽然对于轴向活塞泵而言,活塞数越多则油压脉动越小,但由于在增加其活塞数上也存在限度,因此与相同程度的体积的其他形式的泵、例如内接式齿轮泵、外接式齿轮泵、叶片式泵相比,存在油压脉动较大的课题。
此外,作为车辆用机油泵,虽然如下的内接式齿轮泵被广泛应用,所述内接式齿轮泵包括具备内周齿的从动齿轮以及具备与该内周齿啮合的外周齿的驱动齿轮,但该内接式齿轮泵也存在各种课题。例如存在如下课题,即,上述从动齿轮的直径较大,且在上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和与泵轴心垂直的上述驱动齿轮及上述从动齿轮的侧面上,因油的剪切而引起的摩擦损耗较大。此外,在上述内接式齿轮泵中还存在如下课题,即,由于上述从动齿轮通过相对于该从动齿轮偏心的上述驱动齿轮而被旋转驱动、以及吸入口侧和喷出口侧之间的油压差,从而使上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旋转轴心而偏心,并由于该偏心而导致上述从动齿轮和上述驱动齿轮之间的啮合效率恶化,从而存在促进上述从动齿轮的磨损的可能性。另外,这种与各个机油泵相关的课题并未被公知。
本发明为以上述的情为背况景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机油泵,该车辆用机油泵与轴向活塞泵相比结构简单,并且与内接式齿轮泵相比能够降低损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发明的主旨部分为,一种车辆用机油泵,(a)其具备能够围绕一个轴心而进行相对旋转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并且该第一部件和该第二部件中的一方被插入到另一方的内周侧,所述车辆用机油泵的特征在于,(b)具备滑块部件,所述滑块部件在与所述一个轴心正交方向上被安装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并且无法相对于该第一部件而在围绕该一个轴心的圆周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且能够在与该一个轴心平行的方向上进行滑动,(c)在与所述第一部件对置的所述第二部件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凸轮槽,所述凸轮槽用于使被设置在所述滑块部件上的突起部嵌入,并且随着该滑块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围绕所述一个轴心进行相对旋转,从而使该滑块部件在该一个轴心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
发明效果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由于能够通过与所述轴向活塞泵相比种类较少的结构部件而使所述滑块部件与所述轴向活塞泵的活塞发挥同样的功能,因此与轴向活塞泵相比,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构成所述车辆用机油泵。此外,由于在所述第一发明的车辆用机油泵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未以相互偏心的方式配置,并且不存在与内接式齿轮泵中因油的剪切而产生摩擦损耗的所述从动齿轮外周面和侧面相当的部位,因此与该内接式齿轮泵相比能够降低损耗。
此外,第二发明的主旨部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发明的车辆用机油泵中,所述凸轮槽被形成为,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每相对旋转一周,使所述滑块部件在所述一个轴心方向上往复运动两次以上。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由于围绕所述一个轴心而交替产生多组低油压部位和高油压部位,其中,所述低油压部位为,通过使所述滑块部件在吸入油(机油)的方向进行移动而产生的例如相当于油吸入部分的部位,所述高油压部位为,通过使所述滑块部件在喷出油的方向上进行移动而产生的例如相当于油喷出部分的部位,因此,能够以通过上述低油压部位和上述高油压部位之间的油压差来抵消欲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互偏心的径向上的力的方式,而分别配置上述低油压部位和上述高油压部位。其结果为,与例如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每相对旋转一周使所述滑块部件往复运动一次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因油压而引起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相互偏心,从而能够抑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耐久性恶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9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