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致命武器射弹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69899.7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M·达纳维;J-F·雅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贝尔运动器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8/12 | 分类号: | F42B8/12;F42B12/34;F42B12/72;F42B30/00;F42B12/74;F42B12/7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涛;傅永霄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命 武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致命武器射弹,该非致命武器射弹能够撞击目标,诸如能够实施射弹的猛烈打击,同时限制由此撞击引起的破坏和/或外伤,特别是针对个体(特别是头部)的敏感性和未得到保护的区域。
LLW射弹(用于非致命武器)通常是由法律实施和武装力量在外部行动时使用,从而达到压制或者引起特定个体逃跑的作用,防止他们受伤或者将受伤或者引起的伤害减至最小程度。
发射这些射弹时使用来复(导向)发射管,其最常用的是40mm(NATO标号:40mmX46)口径。
很通常地,这些LLW射弹具有整体上圆柱形状,其长度大小是50-70mm并且其直径大小,正如前面特别描述的,是40mm,其前端部是整体上半球形盖帽的形状。它们通常是通过模制热塑性泡沫材料形成。
当今,在非致命(LL)和特别是在相应的射弹的终端效果的改进方面的新的动力军需品研究领域,已有技术是非常匮乏的。
确实,已有的致力于更多延展性的实施方式的材料包括这些射弹,其认为射弹越“软”越是非致命。直到本申请人意识到:对于在以人类为目标的LL射弹撞击过程中物理参数与伤害效果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上没有给予正确的具体想法。对“正确”的物理参数的识别使其有可能寻找恰当的技术上的解决方案。
为了响应此目标,通过试验和模拟进行了研究、论证和验证:
——能量并不是有关严重程度的绝对的机械参数
——此参数实际上是撞击时的力。
回想利用非致命的射弹控制低可能性的导致致命结果,在个体上的严重的伤害或者永久的外伤并不容易得到,这是因为在后来的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引起的在射弹的弹道上的速度损失,这对于弹道学专家来说是公知的物理现象。这样,对于目前的射弹,在50m的距离上可具有很低水平的有效性并且在10m时才具有有害效果的实际水平,这样就对法律实施和武装力量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正如前面所说的,从外伤的有效性的观点来说,在撞击时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是施加在目标上的力。
为了改善非致命射弹的有效性和非致命性,本发明的主要目标是给撞击传递一个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程序化的力,而不考虑最终的速度并且相关地不考虑射击距离(并且这是包括在撞击时的通常的速度范围内,即大约在50—100m/s)。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在纵向轴线L上整体是圆柱形状的LLW射弹,具有呈球形或者接近球形盖帽形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由泡沫铝制成的芯部,所述芯部具有以所述轴线L为中心的整体上的圆柱形状,包括呈球形或者接近球形盖帽形状的前端部和具有后端面的后端部,
——基部,其与所述芯部的后端部组装,所述基部包括横向于所述轴线L布置的壁,其覆盖所述芯部的所述后端面,和
——外部壳体,其至少覆盖所述芯部的前端部。
通过允许放入转动射弹的武器的管的刮擦,在射击过程中射弹的基部变形。
由泡沫铝制成的芯部非常轻并且其提供了压碎的特征并且吸收能量的特征,这些能量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在各个方向是均匀的并且都是独立于变形的速度,外部壳体使其有可能最优化射弹的弹道飞行并且减小第一射弹-目标接触的时刻的撞击。
此射弹的撞击力是恒定的或者几乎是恒定的,而与其速度(在传统的撞击速度范围内,特别是50m/s和100m/s之间)无关。此撞击力特别是根据泡沫铝的密度,泡沫铝的密度是根据要求的撞击力所选择的参数。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用于LLW射弹的芯部的泡沫铝的密度在30kg/m3和300kg/m3之间。
射弹的基部有利地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其壳体是热塑性泡沫材料。
根据值得注意的特征,基部的横向壁通过管状壁朝向后延伸,并以纵向轴线L为中心,界定开口的后部腔。
根据一种特定的实施方式,基部的横向壁通过管状延伸部朝向前延伸,并以纵向轴线L为中心,从而形成接收由泡沫铝制成的芯部的后端部的壳体。
再次根据特定的实施方式,所述后管状壁或者所述前管状延伸部,包括用于引导的环形外部圈。
再次根据特定的实施方式,基部的横向壁通过轴向榫朝向前延伸,此轴向榫用于射弹的前部的定心。
再次根据另一特定的实施方式,外部壳体延伸到后基部从而覆盖芯部的整个露出的端面。
在特定的值得注意的实施方式中,外部壳体的后端部包括向内引导的珠缘,其穿入布置在由泡沫铝制成的芯部中的环形接收凹槽中。
在此情况下,基部的前端部有利地覆盖外部壳体的后端部从而在接收凹槽中将所述珠缘锁定就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贝尔运动器材公司,未经诺贝尔运动器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9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