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180069993.2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弘嗣;近藤和文;细谷亮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B1/54 | 分类号: | H02B1/54;H02B1/30;H02B3/00;H02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电力的送配电及受电设备等中使用的开关装置,尤其涉及其框体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考虑了抗震性能的现有开关装置的技术,公开了例如图8所示使用中空钢材作为主要的焊接骨架钢材、并在其上组合截面呈L字状钢材、截面呈コ字状钢材的框体结构。具体而言,通过将高度方向的中空钢材41、宽度方向的中空钢材42、纵深方向的中空钢材43与配置在框体的基础部的纵深方向上的截面呈L字状的基础钢材44组合在一起,并且恰当地将它们与截面呈コ字状的钢材等组合并对整体进行焊接结合来形成框体的骨架,从而实现刚度的提高。在外表面安装有焊接面板45(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昭61-10004号公报(第2页,图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框体结构中,在开关装置的高度、宽度、纵深增加的情况下,或在装设于开关装置的断路器等主电路设备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框体的刚度降低,可能难以确保抗震性能。
作为提高框体的刚度的手段,可考虑追加作为骨架的钢材,增加钢材的尺寸,但这会导致框体的重量增加和尺寸扩大,对刚度的提高施加负面影响。另外,钢材的追加和尺寸扩大存在材料和作业时间增加而使成本增加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框体的尺寸增加或装设的主电路设备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确保必要的刚度且抗震性优异的开关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将包括断路器的主电路设备和控制主电路设备的控制设备收容于呈长方体的框体,框体形成有骨架,该骨架是通过将纵深方向框架及宽度方向框架与立设于长方体的四角的纵框架结合而形成的,在框体的纵深方向的中间部至少具有左右一对中间纵框架,将中间纵框架的前后分隔开的钢板制的隔板固接于中间纵框架的整个纵向上,在位于框体的底面侧的纵深方向框架的至少设有隔板的中间纵框架的下部附近设有用于将框体固定于基础面的固定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在框体的纵深方向的中间部至少具有左右一对中间纵框架,将中间纵框架的前后分隔开的钢板制的隔板固接于中间纵框架的整个纵向上,在位于框体的底面侧的纵深方向框架的至少设有隔板的中间纵框架的下部附近设有用于将框体固定于基础面的固定部,因此,即便在开关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抑制骨架构件的大幅追加和尺寸的增大并能维持框体的刚度,因此,能抑制成本的上升。另外,能获得抗震性优异的开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开关装置的框体的骨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骨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开关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剖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开关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另一例的侧剖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开关装置的框体的底面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开关装置的框体的底面部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开关装置的形成于框体的底面部的固定部的另一例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表示现有的开关装置的框体的骨架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开关装置的框体的骨架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开关装置包括大致呈长方体的框体1,在框体1的内部收容有未图示的断路器、主母线、主电路导体等构成主电路的多个主电路设备和控制主电路设备的控制设备。一般而言,框体内被划分为控制设备室、断路器室、主母线室等,在其中配置有各设备。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开关设备的尤其是构成框体的骨架结构,因此,先根据图1、图2从该骨架结构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1中,朝左侧的粗箭头方向观察到的面为前表面侧,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前方、后方、左右、侧面、宽度方向、纵深方向等表述以前表面侧为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69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