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钢材用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0076.6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菊森康博;平尾昇司;藤井晓宏;饭田尚孝;松下史和;上田修平;那波恒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拓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4C5/10 | 分类号: | E04C5/1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 钢材 套管 | ||
1.一种PC钢材用套管(1),具有合成树脂制的管状主体(10),该管状主体(10)被埋设在混凝土构造物(2)内、并插通有将预应力导入该混凝土构造物(2)用的PC钢材(3),且在管状主体(10)的内部充填有水泥浆(4),该PC钢材用套管的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0)的向管径外方向鼓出的突条(11)被做成沿管轴方向等间距形成为螺旋状的螺旋波形状,在所述管状主体(10)的外周面侧,在管轴方向相邻的所述突条(11、11)之间向管径外方向开放形成有嵌入所述混凝土构造物(2)的一部分的外周螺旋槽(12),在所述管状主体(10)的内周面侧,在所述突条(11)的内侧向管径内方向开放形成有嵌入所述水泥浆(4)的一部分的内周螺旋槽(13),所述外周螺旋槽(12)的底部(20)相比于所述内周螺旋槽(13)的底部(21)做成厚壁,所述内周螺旋槽(13)在管径方向的槽深(H2)相比于所述外周螺旋槽(12)在管径方向的槽深(H1)做得更深的同时,所述内周螺旋槽(13)的开放端的沿管轴方向的槽宽(W2)相比于所述外周螺旋槽(12)的开放端的沿管轴方向的槽宽(W1)做得更宽,由此,所述内周螺旋槽(13)在所述管状主体(10)的管轴方向的每规定长度的容积(V2)相比于所述外周螺旋槽(12)在所述管状主体(10)的管轴方向的每规定长度的容积(V1)做得更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钢材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螺旋槽(12)具有:沿管轴方向平坦的外周槽底面(12a);以及从该外周槽底面(12a)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向管径外方向以扩开状态延伸出的一对外周槽侧面(12b、12b),嵌入所述外周螺旋槽(12)的所述混凝土构造物(2)的一部分在管轴方向的截面构成为等腰梯形状,所述内周螺旋槽(13)具有:沿管轴方向平坦的内周槽底面(13a);以及从该内周槽底面(13a)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向管径内方向以扩开状态延伸出的一对内周槽侧面(13b、13b),嵌入所述内周螺旋槽(13)的所述水泥浆(4)的一部分在管轴方向的截面构成为等腰梯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钢材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螺旋槽(12)在所述管状主体(10)的管轴方向的每规定长度的容积(V1)与所述内周螺旋槽(13)在所述管状主体(10)的管轴方向的每规定长度的容积(V2)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且所述外周螺旋槽(12)在管径方向的槽深(H1)、所述内周螺旋槽(13)在管径方向的槽深(H2)和所述管状主体(10)的从外周面至内周面的管径方向的高度(H3)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0.50≦V1/V2≦0.92…式[1]
0.20≦(H1+H2-H3)/H3≦0.46…式[2]。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PC钢材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0)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拓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拓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00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框架行李箱
- 下一篇: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