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成的成形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0483.7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八木穣;杉山亨;近藤豊;谷口路治;小永井祐平;古川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04 | 分类号: | C08J5/04;B29C43/34;B29C70/10;B29K10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吴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构成 成形 制品 | ||
1.一种成形制品,该成形制品包含强化复合材料,所述强化复合材料包括包含在热塑性树脂中的不连续增强纤维,
其中,所述成形制品中包含的增强纤维包括增强纤维束(A),该增强纤维束(A)由式(1)所定义的临界单纤维数以上的所述增强纤维构成,所述成形制品中的所述增强纤维束(A)与所述增强纤维总量的比率为20vol%以上并小于90vol%,并且所述增强纤维束(A)中所述增强纤维的平均数量(N)满足式(2):
临界单纤维数=600/D (1)
0.7×104/D2<N<1×105/D2 (2)
其中,D是所述增强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制品,
其中,所述成形制品中包含的所述增强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为5至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制品,包含:
水平部;以及
直立部,该直立部在相对于所述水平部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制品,
其中,所述水平部是外壳或板形构件的顶棚或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制品,
其中,所述直立部是选自外壳或板形构件的侧壁、肋、凸台、支架和铰链的至少一种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制品,
其中,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直立部各自具有层(X),在该层(X)中,所述增强纤维在平面中各向同性并且二维取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制品,
其中,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直立部之间的接合部具有至少两种选自下列的层:层(X),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在平面中各向同性并且二维取向;层(Y),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在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直立部中连续取向;以及层(Z),其中所述增强纤维在平面中不是二维取向的,并且在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直立部中不是连续取向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制品,
其中,在所述水平部的同一平面侧处存在多个所述直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形制品,
其中,所述层(X)连续存在于所述水平部中面向所述直立部的平面上,在所述层(X)中,增强纤维在平面中各向同性并且二维取向。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形制品,在所述水平部和/或所述直立部中还包含一包括单向材料的层,在所述单向材料中,连续的纤维沿着一个方向布置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制品,
其中,所述增强纤维是选自碳纤维、芳纶纤维、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制品用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外壳的用途。
13.一种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对无序毡进行压力模制来获得所述成形制品,
其中,所述无序毡包含纤维长度为5至100mm的增强纤维和热塑性树脂,所述增强纤维的单位面积纤维重量为25至3,000g/m2,并且所述毡中的包含由下式(3)所定义的临界单纤维数以上的所述增强纤维的增强纤维束(A)与所述增强纤维的总量的比率为20vol%以上并小于90vol%,并且所述增强纤维束(A)中所述增强纤维的平均数量(N)满足下式(4):
临界单纤维数=600/D (1)
0.7×104/D2<N<1×105/D2 (2)
其中,D是所述增强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产成形制品的方法,还包括:
将加热的所述无序毡布置在模具中,使得由式(3)表示的装料率为25至100%;以及
对所述无序毡进行压力模制:
装料率=100×基材面积(mm2)/模具空腔投影面积(mm2) (3)
其中,所述模具空腔投影面积是指在拔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04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