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性能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电链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0553.9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3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Y.朱;Q.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L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蒋骏;刘春元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性能 多用户 输入 输出 mu mimo 无线电 | ||
1. 一种用于增强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电链路的性能的系统,包括:
加扰模块,对在传输中待发射的码字中的编码位进行加扰;
调制映射器,对加扰后的编码位进行调制以生成在所述传输中的调制符号;
预编码模块,对用于所述传输的调制符号进行预编码;
反馈模块,使用带有增加数量的码字的码本以减小在来自多个天线的传输中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量化误差,所述多个天线耦合至所述预编码模块且被配置为发射预编码传输到多个用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码本具有与4Tx码本相比增加数量的码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码本中的条目的数量大于32个码本条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六个位作为预编码矩阵指示(PMI)被发射以识别用于每个码字的所述码本中的条目。
5. 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所述六个位中的两个最高有效位与RI(秩指示)一起被发射,并且剩下的四个位作为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的信道质量指示(CQI)中的PMI被发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码本包括用来共同寻址与无线设备的通信的条目,所述无线设备采用如下天线中的至少一种:紧密的ULA天线、紧密的交叉极化天线、稀疏的交叉极化天线以及地理上分开的天线。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将额外的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向量添加到4Tx码本,以用于与无线设备通信,所述无线设备采用紧密的ULA(均匀线性阵列)天线和紧密的交叉极化天线。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将额外的非DFT(非离散傅立叶变换)向量添加到4Tx码本以改善与无线设备通信的性能,所述无线设备采用紧密的交叉极化天线。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将非恒定模量码字添加到用于稀疏的交叉极化天线或地理上分开的天线的所述码本。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预编码模块被配置为在用于在耦合至所述多个天线的天线端口上进行传输的每一层上对复值调制符号进行预编码。
11. 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移动设备,被配置为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络(WLAN)、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和无线广域网络(WWAN)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移动设备包括天线、触摸敏感显示屏幕、扬声器、麦克风、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内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及其组合。
12. 一种用于增强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电链路的性能的方法,包括:
对在物理信道上待发射的码字中的编码位进行加扰;
对加扰后的位进行调制以生成在传输中的复值调制符号;
在码本中提供增加数量的码字以减小信道状态信息(CSI)量化误差;
通过使用所述码本来对所述传输的所述复值调制符号进行预编码;
发送所述预编码的传输到天线端口;以及
通过使用耦合至所述天线端口的多个天线来发射所述预编码的传输。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码本提供增加数量的码字进一步包括添加与4Tx码本相比增加数量的码字。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表示所述码本中的条目的位的数量增加至5位或6位。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增加表示所述码本中的条目的位的所述数量以使所述码本能够减小在与无线设备通信中的CSI量化误差,所述无线设备采用如下天线中的至少一种:紧密的ULA天线、紧密的交叉极化天线、稀疏的交叉极化天线以及地理上分开的天线。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DFT向量添加到现有的4Tx码本中,以用于与无线设备通信,所述无线设备采用紧密的ULA天线。
17.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非DFT向量添加到所述码本以进一步改善与无线设备的通信的性能,所述无线设备采用紧密的交叉极化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05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栏杆立柱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双轴同步式枢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