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机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0831.0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光希;米泽成丰;出原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机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机罩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机罩结构,其中,形成于机罩内面板上的波形形状的顶端部位于锁加强件的车辆后方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73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虽然通过机罩内面板的波形形状部而使能量吸收性能得到了提高,但是,希望进一步提高能量吸收性能。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提高冲击时的能量吸收性能的车辆用机罩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具有:机罩外面板,其构成机罩外板;锁加强件,其被设置于所述机罩外面板的车辆前部下方侧,并对机罩锁进行支承;机罩内面板,其前端部被配置在所述机罩外面板和所述锁加强件之间,且其构成机罩内板,并且被配置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有各自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突条,且至少一个所述突条的前端部与所述锁加强件的后端部相比位于车辆前方侧。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为,在第一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中,所述多个突条由多个波形形状部构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为,在第一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中,所述突条被设置在多个骨架部上,所述多个骨架部在被设置于所述机罩内面板上的多个开口部之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所记载的车辆用机罩结构中,所述机罩内面板的前部和所述锁加强件的后端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为,在第四方式所记载的车辆用机罩结构中,在所述机罩内面板的前部和所述锁加强件的后端部之间,存在用于对两者的干涉进行缓和的填缝材料。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在机罩外面板的车辆前部下方侧设置有锁加强件,且在机罩外面板和锁加强件之间配置有机罩内面板的前端部。在机罩内面板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有各自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突条。而且,通过使至少一个突条的前端部与锁加强件的后端部相比位于车辆前方侧,从而在碰撞体与机罩进行了碰撞时,机罩内面板上的多个突条将发生挠曲,进而能够扩大冲击时的机罩内面板的挠曲范围。因此,由于惯性质量增加,且惯性力增加,所以扩大了应力传播范围,从而提高了能量吸收性能。另外,由于通过锁加强件的后端部来阻挡机罩内面板向车辆下方侧的变形,因此能够将冲击载荷传递到锁加强件上。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多个突条由被形成于机罩内面板上的多个波形形状部构成。由此,通过使至少一个波形形状部与锁加强件的后端部相比更向车辆前方侧延伸,从而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而扩大冲击时的机罩内面板的挠曲范围。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在多个骨架部上设置有突条,所述多个骨架部在机罩内面板的多个开口部之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由此,通过使至少一个突条与锁加强件的后端部相比更向车辆前方侧延伸,从而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而扩大冲击时的机罩内面板的挠曲范围。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机罩内面板的前部和锁加强件的后端部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隙而配置,并且,由于在冲击时如果机罩内面板向车辆下方侧挠曲,则机罩内面板会碰到锁加强件的后端部,从而锁加强件会一体地向车辆下方侧挠曲,因此冲击载荷将被传递至锁加强件上。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能量吸收性能。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方式的车辆用机罩结构,在机罩内面板的前部和锁加强件的后端部之间,存在用于对两者的干涉进行缓和的填缝材料,并且能够对车辆行驶时的机罩内面板的前部和锁加强件的后端部之间的干涉进行缓和,以能够提高NV性能(噪声振动性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机罩结构,能够提高冲击时的能量吸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机罩结构的车辆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为从机罩内面板的车辆上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机罩结构时的俯视图。
图3为沿着图2中的3-3线的车辆用机罩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4A为模式化地表示图3所示的车辆用机罩结构的机罩内面板的波形形状部的挠曲范围的图。
图4B为模式化地表示图4A所示的车辆用机罩结构的机罩内面板的波形形状部的挠曲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0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