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0974.1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园田功;坂上笃史;阿久津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中,特别是三相三角形连接结构的多个线圈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旋转电机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在定子的定子铁心上卷绕有多个线圈。在电动机(马达)中,利用因对该线圈通电而产生的磁场,来使转子旋转。
另一方面,通过使发电机的转子旋转,使得电流在定子的线圈中流动,来使发电机发电。为了对上述卷绕后的线圈通电或是为了使电流在上述卷绕后的线圈中流动,必须将多个线圈串联或并联地连接,在线圈末端的连接处理中,线圈数越多,在制造旋转电机的方面越麻烦,同时也更需要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36132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现有的旋转电机中的线圈连接结构中,具有与环状的带状导电构件一体化的多个臂部,并呈同心圆状地配置有多个上述导电构件,利用绝缘性的保持件将环状导电构件保持在定子铁心的线圈绕组上,使卷绕后的线圈端延伸出而与上述臂部连接。
利用上述结构,能够简化线圈端的连接处理,将线圈紧凑地配置在定子铁心的上部,但是带状导电构件需要许多环状构件。
在上述的旋转电机的线圈连接结构中,例如,如专利文献的图3~图5所示,在具有12槽24线圈末端的类型的情况下,需要4根同心圆状的导电构件,这在工作上、空间上存在改进的余地。
也就是说,在三相绕组的旋转电机中,具有3层以上的环状导电构件,来进行线圈端的连接处理。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节省空间且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具有定子,该定子包括:定子铁心,该定子铁心卷绕安装有多个线圈绕组;以及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构成上述线圈绕组的三相三角形连接结构,其中,上述连接构件配置在上述定子的上述线圈绕组的线圈端部侧,并包括绝缘性环状槽部和第一环状导电构件、第二环状导电构件、第三环状导电构件,其中,上述绝缘性环状槽部构成2层环状的槽,上述第一环状导电构件、上述第二环状导电构件及上述第三环状导电构件被插装在上述绝缘性环状槽部中,上述绝缘性环状槽部构成包括一方的槽和另一方的槽的2层槽,上述2层槽经由1处窗部连通,各上述环状导电构件均呈圆弧状,并具有朝上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延伸出的多个臂部,上述多个臂部分别与上述线圈绕组的线圈端部连接,上述第一环状导电构件及上述第二环状导电构件被分别插装在上述绝缘性环状槽部的不同槽内,且不存在圆弧的开放的区间彼此的一部分重叠而处于均开放的位置关系,并以将上述窗部配置在均开放的上述位置的方式插装上述第一环状导电构件及上述第二环状导电构件,上述第三环状导电构件的、被插装在一方的槽内的部位和被插装在另一方的槽内的部位,隔着上述窗部而被插装在上述绝缘性环状槽部内。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该旋转电机具有定子,该定子包括:定子铁心,该定子铁心卷绕安装有多个线圈绕组;以及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构成上述线圈绕组的三相三角形连接结构,其中,连接构件的制造工序包括:制造出绝缘性环状槽部的工序,该绝缘性环状槽具有包括一方的槽和另一方的槽的2层槽结构,并经由1处窗部将2层槽连通;制造出第一环状导电构件、第二环状导电构件及第三环状导电构件的工序;以及将各上述环状导电构件组装于上述绝缘性环状槽部的组装工序,制造出各上述环状导电构件的制造工序包括:制造出分别具有朝上述定子的径向延伸出的多个臂部且呈圆弧状的上述第一环状导电构件、上述第二环状导电构件及上述第三环状导电构件的工序,其中,上述第三环状导电构件包括以上述窗部为中心将一方的槽与另一方的槽连接的过渡部,上述组装工序包括:以上述窗部位于不存在圆弧的开放的区间的方式,将上述第一环状导电构件插装到上述一方的槽内的工序;以上述窗部位于上述第三环状导电构件的上述过渡部的方式,将上述第三环状导电构件插装在上述槽内的工序;以上述窗部位于不存在圆弧的开放的区间的方式,将上述第二环状导电构件插装在上述另一方的槽内的工序,上述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组装有上述各构件的上述连接构件固定于上述定子的工序;以及将上述臂部与上述线圈绕组的线圈端部连接的工序。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0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