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2060.9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畑浩二;佐野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93;H01M10/0525;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电池壳体和电解液,
所述电极体具有负极板、正极板和间隔件,
所述负极板具有负极金属箔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所述负极金属箔上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粒子,
所述正极板具有正极金属箔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所述正极金属箔上,
所述间隔件存在于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之间,
所述电池壳体是收容所述电极体而成的,
所述电解液被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体内,且含有锂离子,
所述电解液包含保持在所述电极体的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之间的保持电解液,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与隔着所述间隔件而相邻的所述正极板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对置的对置部和位于所述对置部的外侧且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不对置的非对置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是包含石墨、为平板形状且能够利用磁场进行磁场取向的粒子,
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所述负极板的纵剖面中的100个以上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各个粒子剖面的情况下,
将所述粒子剖面的长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负极金属箔所成的角设为θ、
将观察到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中角θ为60~90°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数设为MA、
将角θ为0~30°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数设为MB、且
将数MA除以数MB而得到的值即=MA/MB作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取向度AL时,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为,作为所述非对置部中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取向度AL的非对置部取向度AL1为1.2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对置部的作为所述对置部中的所述取向度AL的对置部取向度AL2为0.8以下。
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电池壳体和电解液,
所述电极体具有负极板、正极板和间隔件,
所述负极板具有负极金属箔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所述负极金属箔上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粒子,
所述正极板具有正极金属箔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于所述正极金属箔上,
所述间隔件存在于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之间,
所述电池壳体是收容所述电极体而成的,
所述电解液被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体内,且含有锂离子,
所述电解液包含保持在所述电极体的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之间的保持电解液,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与隔着所述间隔件而相邻的所述正极板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对置的对置部和位于所述对置部的外侧且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不对置的非对置部,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是包含石墨、为平板形状且能够利用磁场进行磁场取向的粒子,
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所述负极板的纵剖面中的100个以上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各个粒子剖面的情况下,
将所述粒子剖面的长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负极金属箔所成的角设为θ、
将观察到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中角θ为60~90°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数设为MA、
将角θ为0~30°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数设为MB、且
将数MA除以数MB而得到的值即=MA/MB作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取向度AL时,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形成为,作为所述非对置部中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取向度AL的非对置部取向度AL1为1.2以上,
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涂布工序,将使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分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活性物质糊剂涂布于所述负极金属箔的主面上而形成涂膜,
取向工序,对所述涂膜中将成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非对置部的非对置部预定部施加磁场,使所述非对置部预定部所含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磁场取向,和
干燥工序,所述取向工序后,使所述涂膜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取向工序中,对所述涂膜中将成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对置部的对置部预定部不施加磁场,对所述非对置部预定部施加磁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20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