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3394.8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2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武井匠;古本友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C21/36 | 分类号: | G01C21/36;G10L1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用户与装置的语音对话来进行导航的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车载用语音对话装置等导航装置所具有的住址检索、电话簿检索、设施检索、音乐检索等各个功能都被预先设定了操作切换,无论是哪个用户(例如对于识别词语的理解度不相同的用户)使用时,通过语音输出/画面输出的用于呈现可输入语音的内容及其操作步骤的引导信息都是一样的。
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在舒适性和理解容易度方面,有时并不一定能实现对于所有用户来说都是最佳的操作切换。
对于这一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车载用语音识别装置,其根据用户的识别词语理解度,变更语音输出/画面输出的引导信息,从而呈现用户能够理解的引导(导航)。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根据用户的修正次数等来判定识别词语理解度,并基于该识别词语理解度来变更引导。因此,对于识别词语理解度较低的用户,能够通过将引导变得详细来使其易于理解。另外,对于识别词语理解度较高的用户,则能够通过简化引导来提高舒适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8457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装置中,仅仅改变了向用户呈现的引导(导航),而预先设定的操作步骤、操作画面及识别词语并没有变化,因此,对于识别词语理解度较低的用户,即使引导变得详细,对于包含有复合词等的复杂识别词语仍然难以理解,而对于识别词语理解度较高的用户,即使引导被简化,但输入步骤数还是很多,仍然十分繁琐。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航装置,该导航装置能够根据用户的识别词语理解度来变更操作切换,以呈现对于所有用户来说均为最佳的操作切换(引导、操作步骤、操作画面及识别词语均包括在内)。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导航装置包括:接受通过语音输入的指令的语音输入部、以及对所述语音输入部所接受的指令进行语音识别的语音识别部,其特征在于,具备:识别词语理解度判定部,该识别词语理解度判定部至少根据与所述语音识别部正在进行语音识别的所述指令相对应的操作中的修正操作次数或超时次数,来判定所述语音识别部能够识别的指令即识别词语的理解度;操作切换确定部,该操作切换确定部基于所述识别词语理解度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确定由引导、操作步骤、操作画面及识别词语所规定的操作切换;以及操作切换呈现部,该操作切换呈现部呈现所述操作切换确定部所确定的操作切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导航装置,根据用户的识别词语理解度,不仅变更呈现给用户的引导(导航),还变更所有引导、操作步骤、操作画面及识别词语,即变更由引导、操作步骤、操作画面及识别词语所规定的操作切换,从而,对于识别词语理解度较低的用户,提高了能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对于识别词语理解度较高的用户,能够提高操作的舒适性,由此,能够向所有用户呈现最佳的操作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车载用语音对话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通过语音或者按键(手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操作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4是表示识别词语理解度判定表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与识别词语理解度相对应的设施检索时的操作切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功能的例子、以及各个功能的输入内容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车载用语音对话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车载用语音对话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车载用语音对话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车载用语音对话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在操作切换变更时用户取消了操作切换变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6中在任意时刻用户将操作切换变更恢复原样的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车载用语音对话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3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车轮对退卸机
- 下一篇:一种全绝缘全密封的中压环网柜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