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3604.3 | 申请日: | 201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3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增山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9/22 | 分类号: | B60C9/22;B60C9/18;B60C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利蓉;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耐偏磨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轮胎的带束层中已设置有周向增强层以抑制轮胎的径向生长。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被已知为以此方式构成的常规充气轮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2009-733371A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其中带束层具有周向增强层的构型中,行驶前后的直径变化量在其中配置有周向增强层的区域与位于周向增强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之间截然不同,因此存在容易发生轮胎偏磨的问题(特别是胎肩陆地部的台阶式磨损)。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以提高耐偏磨性的充气轮胎。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通过层叠一对交叉带束和周向增强层而形成的带束层。在这种充气轮胎中,轮胎赤道面与胎面轮廓的交点O处的轮胎外径R、轮胎接地边缘T与交点O之间沿轮胎径向方向的距离D1、和从位于周向增强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垂直于胎面轮廓画出的线的垂足X(与交点O)之间沿轮胎径向方向的距离D2具有这样的关系:0.010≤D1/R≤0.015且0.27≤D2/D1≤0.3。
发明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其中带束层包括周向增强层的构型中,以位于周向增强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为基准来确定胎肩陆地部的偏磨量。结果,这具有轮胎的接地形状变得适合并且轮胎的耐偏磨性能提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沿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的胎肩部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的带束层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修改示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结果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能在维持与本发明一致的情况下可能或明显被置换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被包括在内。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记载的多个修改示例能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范围内进行任意组合。
充气轮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沿轮胎子午线方向的剖视图。该图示出了作为充气轮胎1的示例的安装在用于长距离运输的卡车和巴士的转向轴上的重负荷用子午线轮胎。
充气轮胎1包括一对胎圈芯11、11、一对胎边芯12、12、胎体层13、带束层14、胎面胶15和一对胎侧胶16、16(参看图1)。一对胎圈芯11、11具有环形结构并且构成左、右胎圈部的芯。一对胎边芯12、12由下填胶121和上填胶122形成,并且配置在一对胎圈芯11、11中的每个胎圈芯的轮胎径向方向外周上以增强胎圈部。胎体层13具有单层结构,并且呈超环面形式在左、右胎圈芯11之间伸展,从而形成用于轮胎的构架。另外,胎体层13的两端部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叠以包住胎圈芯11和胎边芯12,并且被固定。带束层14由多个层叠的带束帘布层141至145形成,并且带束层14配置在胎体层13的轮胎径向方向外周。胎面胶15配置在胎体层13和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方向外周上,并且形成轮胎胎面。一对胎侧胶16、16配置在胎体层13的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从而形成轮胎的左、右胎侧部。
另外,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中具有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21至23、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纹槽(图中未示出)、以及由周向主槽21至23和横纹槽分隔的多个陆地部31至34。由此,形成了分块式胎面花纹图案(图中未示出)。然而,该构型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充气轮胎1可包括条形(肋形)花纹图案(图中未示出)。周向主槽21至23可为直槽,或者它们可为曲折形槽。
在本实施例中,充气轮胎1具有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结构。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胎肩部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14的说明图。在这些图中,图2示出了位于由轮胎赤道面CL划分的胎面部的一侧的区域,而图3示出了带束层14的层叠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3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