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Pv6转换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4478.3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予红;汤春龙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pv6 转换 工具 处理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包括源服务节点S‑SN、目标SN T‑SN和第一网关的基础设施网络中信令的方法。当至少一个分组数据网络PDN承载从S‑SN切换到T‑SN时,为用户设备UE建立至少一个PDN承载。网络执行以下步骤:‑T‑SN将修改承载请求发送(17)到第一GW,所述承载请求指示T‑SN不支持用于正在切换的所述PDN承载的双因特网协议IP寻址;‑第一GW基于收到的修改承载请求,启动(18)修改承载过程,其中定义用于单IP寻址的新分组数据网络PDN承载类型;‑第一GW还将修改承载响应发送(19)到T‑SN,所述承载响应包括有关新PDN承载类型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包括源服务节点S-SN、目标服务节点T-SN和第一网关GW的基础设施网络中信令的方法,其中,为UE建立至少一个分组数据网络PDN承载。本发明还涉及适用于相同目的的T-SN和第一GW。
背景技术
不同的转换机制可用于IPv6。这些机制旨在确保在IPv4与IPv6之间的互操作性,并且能够归类为三个广义类:双栈(dual-stack)、隧道(tunnel)和变换(translation)机制。
术语“双栈”指具TCP/IP能力的装置提供对IPv4和IPv6的支持。术语“隧穿”指将一个版本的IP封装到另一版本的方式,因此分组能够通过不支持封装的IP版本的骨干发送。术语“变换器”指能够将业务从IPv4变换到IPv6或反之亦然的装置。
IPv4v6 PDP/PDN(分组数据协议/分组数据网络)类型已在3GPP中作为移动网络中的重要IPv6转换工具引入。在3GPP中,还定义了双地址承载标志。这些例如在通过基于GTP(GPRS隧穿协议)的接口进行通信的两个节点之间的GTP隧道中使用。对于GTPv2-C,双地址承载标志在3GPP TS 29.274中定义为指示IE(信息元素)内的比特,并且将在例如S2b、S11/S4和S5/S8等基于GTPv2-C的接口上使用。基于UE请求和订阅记录确定的PDN类型设成IPv4v6,并且UE可切换到的所有SGSN(服务网关支持节点)支持双寻址时,该标志将设成1。这将由运营商基于节点预配置确定。
对于GTPv1-C,双地址承载标志在3GPP TS 29.060中定义为公共标志IE(信息元素)内的比特,并且将在例如Gn/Gp等基于GTPv1-C的接口上使用。当基于MS(移动台)请求和订阅记录确定的PDP类型设成IPv4v6,并且UE可切换到的所有SGSN支持双寻址时,该标志将设成1。这将由运营商基于节点预配置确定。
也就是说,如果MS/UE(移动台/用户设备)可切换到的一个(或多于一个)SGSN(服务GPRS支持节点)不支持双寻址,则将不为MS/UE建立IPv4v6承载。尽管网络中的一些或大多数SGSN已经能够进行双寻址,但这限制了IPv4v6承载的使用。
作为例外流,双地址承载标志比特可能设成1,但不符合3GPP。带有IPv4v6的MS/UE要切换到不支持双寻址的SGSN。现在不确定将会发生什么。第三种问题情形是在MS/UE从具双寻址能力的3GPP接入切换到不具双寻址能力的非3GPP接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因此是引入一种回退过程,该回退过程能够处理基础设施网络中至少一个SGSN或非3GPP服务节点不支持双寻址的情形。
本发明的目标借助于一种用于在包括源服务节点S-SN、目标SN T-SN和第一网关的基础设施网络中信令的方法而得以解决。当至少一个分组数据网络PDN承载从S-SN切换到T-SN时,为用户设备UE建立至少一个PDN承载。网络执行以下步骤:
-T-SN将修改承载请求发送到第一GW,所述承载请求指示T-SN不支持用于正在切换的所述PDN承载的双因特网协议IP寻址,
-第一GW基于收到的修改承载请求,启动修改承载过程,其中定义了用于单IP寻址的新分组数据网络PDN承载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4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风车发电装置
- 下一篇:风电机组的电液比例式偏航阻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