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5662.X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司;寺岛正人;原田广康;大野智仁;石井启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10 | 分类号: | B60W10/10;B60K6/365;B60K6/445;B60W10/06;B60W20/10;B60W20/40;B60W20/30;F02D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谟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驱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已知有除了具备内燃机等发动机之外,还具备至少1个电动机作为驱动源来发挥功能的混合动力车辆。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就是这样的混合动力车辆。根据该技术,在具备内燃机、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具备将所述内燃机的输出轴固定于非旋转部件的制动器,通过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控制该制动器的接合状态,能够提高车辆的能效并且实现与驾驶者的要求相应的行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56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在所述发动机的工作点成为预定范围内的区域中,由于伴随该发动机的旋转而产生的变动的频率与动力传递系统的共振频率一致等,可能出现产生轰鸣声、车辆振动恶化等问题。该课题是本发明人等在为了提高混合动力车辆的性能而持续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新发现的。
本发明是以以上的情况为背景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产生噪音、振动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第1要旨在于,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差动机构,具有与第1电动机连接的第1旋转要素、与发动机连接的第2旋转要素,以及与输出旋转部件连接的第3旋转要素;第2差动机构,具有第1旋转要素、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所述第1旋转要素与第2电动机连接,所述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的任一方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中的第3旋转要素连接;离合器,选择性地使所述第1差动机构中的第2旋转要素、与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中的未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中的第3旋转要素连接的一方的旋转要素接合;和制动器,选择性地使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中的未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中的第3旋转要素连接的一方的旋转要素接合于非旋转部件,使第1行驶模式和第2行驶模式选择性地成立,所述第1行驶模式是驱动所述发动机、使所述制动器接合、且将所述离合器释放的模式,所述第2行驶模式是驱动所述发动机、将所述制动器释放、且使所述离合器接合的模式,基于所述发动机的工作点预先设定禁止所述第2行驶模式成立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允许所述第1行驶模式成立。
如此,根据所述第1发明,包括:第1差动机构,具有与第1电动机连接的第1旋转要素、与发动机连接的第2旋转要素,以及与输出旋转部件连接的第3旋转要素;第2差动机构,具有第1旋转要素、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所述第1旋转要素与第2电动机连接,所述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的任一方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中的第3旋转要素连接;离合器,选择性地使所述第1差动机构中的第2旋转要素、与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中的未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中的第3旋转要素连接的一方的旋转要素接合;和制动器,选择性地使所述第2差动机构的第2旋转要素及第3旋转要素中的未与所述第1差动机构中的第3旋转要素连接的一方的旋转要素接合于非旋转部件,使第1行驶模式和第2行驶模式选择性地成立,所述第1行驶模式是驱动所述发动机、使所述制动器接合、且将所述离合器释放的模式,所述第2行驶模式是驱动所述发动机、将所述制动器释放、且使所述离合器接合的模式,基于所述发动机的工作点预先设定禁止所述第2行驶模式成立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允许所述第1行驶模式成立,由此,能够以根据所述离合器及制动器的接合状态而惯性平衡不同的结构为前提,选择性地使行驶模式成立以抑制发生噪音、振动。即,能够提供一种抑制发生噪音、振动的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从属于所述第1发明的第2发明的要旨在于,所述区域是与如下所述发动机的工作点的范围对应的区域:在使所述第2行驶模式成立的状态下,在该范围中,由于该发动机的驱动而产生噪音或振动。如此,能够以适当且使用的方案设定为了抑制噪音、振动的发生而禁止所述第2行驶模式成立的区域。
从属于所述第1发明或第2发明的第3发明要旨在于,在允许所述第2行驶模式成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动机的驱动,以使得该发动机的工作点处于所述区域的范围之外。如此,在所述第2行驶模式成立的状态下,能够适当地抑制由于所述发动机的驱动所引起的噪音、振动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5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杆内置式往复冲击动力箱
- 下一篇:低价态铁化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