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76032.4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森岛秀明;植松育生;中畑政臣;丰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孙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制造 方法 以及 水电 电池 | ||
1.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过第1支持辊将集电体搬送到第1模头的工序;
在所述集电体的第1面,以在与所述集电体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交替配置浆料涂敷部和浆料未涂敷部的方式,使用所述第1模头来涂敷包含活性物质的浆料的工序;
在所述集电体的第2面,以在与所述集电体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交替配置浆料涂敷部和浆料未涂敷部的方式,使用第2模头来涂敷所述浆料的工序;
在具有形成在外周面的多个环状突起部的第2支持辊的所述环状突起部上,配置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1面或者所述第2面的所述浆料未涂敷部,将所述集电体通过所述第2支持辊搬送到干燥装置的工序;以及
利用所述干燥装置,使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的所述浆料涂敷部干燥的工序,并且
满足下述(1)式以及(2)式,
0<L1 (1)
0<L2 (2)
其中,L1是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1支持辊相接的第1位置、与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1面和从所述第1模头供给的所述浆料相接的第2位置的距离,L2是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2面和从所述第2模头供给的所述浆料相接的第3位置、与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1面或者所述第2面的所述浆料未涂敷部和所述第2支持辊相接的第4位置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距离L1满足1mm≤L1≤300mm、并且距离L2满足1mm≤L2≤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支持辊满足下述(3)式,
0.1≤(r-R)≤10 (3)
其中,r是所述环状突起部的外径(mm),R是所述环状突起部的内径(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支持辊满足下述(4)式,
5≤h≤50 (4)
其中,h是所述环状突起部的宽度(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电体的所述第1面或者所述第2面的所述浆料未涂敷部与所述第2支持辊的所述环状突起部以满足下述(5)式的方式相接,
0.01≤θ≤0.5 (5)
其中,θ是和所述浆料未涂敷部与所述第2支持辊的所述环状突起部相接的部分的圆弧的长度对应的圆周角(弧度)。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装置具备具有形成在外周面的多个环状突起部的第3支持辊,在所述第1面或者所述第2面的所述浆料未涂敷部与所述第3支持辊的所述环状突起部接触了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3支持辊,将所述集电体搬送到所述干燥装置内,从而进行所述干燥工序。
7.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制造方法,该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
通过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所述正极以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760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指向性天线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电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