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新型电机接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90000089.1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柳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机 接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机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气产品的能效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暖通用电机的接线方式,通常采用在主绕组上抽头或者在副绕组上抽头作为电机档位,该种接线方式无法满足对电机高能效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机接线结构,它既实现多档调速,保证电机转速的,也提高了电机的能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机接线结构,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运转电容,运转电容与第二绕组串联在一起后再与第一绕组两端并联起来,第一绕组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绕组首端抽头和第一绕组末端抽头,第一绕组中间至少设置一个第一绕组中间抽头,第二绕组中间至少设置一个第二绕组中间抽头,第一绕组首端抽头分别与第一绕组中间抽头、第一绕组末端抽头、第二绕组中间抽头单独组合接入电源,从而改变工作主绕组、启动绕组匝数,得到多档运行速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运转电容,运转电容与第二绕组串联在一起后再与第一绕组两端并联起来,第一绕组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绕组首端抽头和第一绕组末端抽头,第一绕组中间至少设置一个第一绕组中间抽头,第二绕组中间至少设置一个第二绕组中间抽头,第一绕组首端抽头分别与第一绕组中间抽头、第一绕组末端抽头、第二绕组中间抽头单独组合接入电源,从而改变工作主绕组、启动绕组匝数,得到多档运行速度,采用这种接线方式,保证电机转速的同时,使电机的能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从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引出多个抽头,满足电机多档调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档调速电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机接线结构,包括第一绕组1、第二绕组2和运转电容3,运转电容3与第二绕组2串联在一起后再与第一绕组1两端并联起来,第一绕组1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和第一绕组末端抽头13,第一绕组1中间至少设置一个第一绕组中间抽头12,第二绕组2中间至少设置一个第二绕组中间抽头21,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分别与第一绕组中间抽头12、第一绕组末端抽头13、第二绕组中间抽头21单独组合接入电源,从而改变工作主绕组、启动绕组匝数,得到多档运行速度。
如图2所示,第一绕组1包括绕组M和绕组M1,第二绕组2包括绕组A和绕组A1,当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与第一绕组中间抽头12接入电源时,绕组M作为工作主绕组,绕组M1、绕组A和绕组A1作为启动绕组,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和第一绕组中间抽头12形成电机高档位;当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与第一绕组末端抽头13接入电源时,绕组M和绕组M1作为工作绕组,绕组A和绕组A1作为启动绕组,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和第一绕组末端抽头13形成电机中档位;当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与第二绕组中间抽头21接入电源时,绕组M、绕组M1和绕组A1作为工作绕组,绕组A作为启动绕组,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与第二绕组中间抽头21形成电机低档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绕组1中间设置第一绕组中间抽头12,第二绕组2中间设置第二绕组中间抽头21,第一绕组首端抽头11分别与第一绕组中间抽头12、第一绕组末端抽头13、第二绕组中间抽头21单独组合接入电源,采用这种接线方式,使电机具有至少高、中、低三个档位,以及基于此三个档位在上扩展多个档位,保证电机转速的同时,使电机的能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90000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色球泡灯
- 下一篇:一种内核并耦式陶瓷极亮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