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光电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90000286.3 | 申请日: | 201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5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小笠原悟;柳浦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变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太阳光的发电系统,使用层叠有非晶态或微晶体等半导体薄膜的光电变换板。在将这种光电变换板适用于太阳光发电系统时,在外周部安装设置有模块框部件。
在这种太阳光发电系统中,有可能因降雨等而水积存在光电变换板的受光面或背面,或者光电变换板和模块框部件的接触部。若这种水分蒸发则尘埃会作为水印残留,有可能成为降低光电变换板的发电效率的原因。另外,积存在模块框部件中的水分有可能使光电变换板的绝缘恶化或加快腐蚀。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公开有如下的技术,在太阳电池模块框的模块框部分的受光面侧设置具有开口的切口,使来自受光面的排水良好(参照专利文献1及2)。进而,还公开有如下结构,从光电变换板的受光面一侧来看从模块框部件的内周向外周延伸,在模块框部件的外侧面具有成为终端的切口,在其切口比其终端部更靠近内周一侧设置有开口宽度成为最小的缩口部(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94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172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06/098473A1
另外,在太阳光发电系统中,多将太阳电池模块框倾斜配置,在模块框部件的下部设置有如上述先行技术的切口的情况下排水还不充分,成为降低太阳电池模块框的发电效率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为一种光电变换装置,其具备光电变换板 和支承所述光电变换板的模块框,该光电变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框包括板框部,该板框部由以分别包围所述光电变换板的端边区域的表面、侧面和背面的方式设置的框体前面部,框体侧面部和框体背面部形成U字形状,在所述框体前面部设置有切口区域,该切口区域从所述U字形状的端部直至所述框体侧面部,在所述框体背面部设置有贯通所述框体背面部的背面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光电变换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电变换装置的构成的外观正面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电变换装置的构成的外观背面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块框的构成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块框的构成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块框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的构成的外观正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8是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块框安装弹性部件的剖面图;
图9是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块框安装弹性部件的扩大剖面图;
图10是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块框安装弹性部件及光电变换板的剖面图;
图1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电变换装置的作用的立体图;
图1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电变换装置的作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块框的构成的其它例子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模块框的构成的其它例子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电变换装置如图1的外观正面图及图2的外观背面图所示,包括模块框100、弹性部件200及光电变换板300而构成。模块框100夹持弹性部件200,按照嵌入光电变换板300的外缘的四边的受光面、侧面及背面的方式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90000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