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隔振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0184.2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9/00 | 分类号: | F16M9/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基座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设备振动噪声控制改造,防止设备结构振动固体传播的技术。
背景技术
设备振动噪声其主要的传播方式是以低频振动通过建筑结构传递的结构噪声。减弱设备的振动传递是通过消除它们之间的刚性连接实现的。目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设备与建筑结构间配置由刚性质量块及隔振器组成隔振基座。由于设备在启动及关闭阶段,转速在0~额定转速的变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必然会出现阻尼弹簧隔振器固有频率与旋转设备扰动频率一致的情形,导致产生共振现象,隔振失效。在某种场合对设备隔振要求很高的情况下,一次隔振满足不了隔振要求时,需要采用二次隔振。二次隔振结构的振动传递在一次隔振结构的振动传递的基础上进一步衰减,从而使传递比更小而隔振效果更好。
目前使用的二次隔振结构,系将一个隔振结构放置在另一个隔振结构上形成的。但是,存在如下不足:1、设备隔振基座的高度提高一倍,导致设备重心不稳。2、两个隔振结构隔振器固有频率没有严格错开选择,仍会产生共振现象。3、设备设置二次隔振结构后,隔振系统的弹性变形会导致设备在启动及关闭阶段会导致设备的水平向位移,特别是水泵及风机等输出压力的设备,设备及联结部位会受到冲击而导致损害。如何既设置二次隔振结构而又不提高设备隔振基座的高度,能有效地消除共振现象,又能有效地控制启动、关闭阶段位移,迄今为止仍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导致二次隔振结构未能推广应用。目前更多的使用工程量更大的,费用更高的机房浮筑结构地面作为二次隔振结构,在设备与浮筑结构地面之间再设置刚性质量块及隔振器组成隔振基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设备设置二次隔振结构会产生设备总高度提高、共振现象的存在及设备启动位移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二次隔振结构,总高度低,能消除共振现象,又能有效地控制设备启动、关闭阶段位移的设备隔振基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置二次隔振结构,设备安装在由上支承钢板、上刚性质量块及上隔振器的上隔振结构上,上隔振器安装在上支承钢板与下隔振结构的下支承钢板之间,上隔振结构的刚性质量块嵌入下隔振结构的下刚性质量块与下支承钢板之间,下隔振器安装在下刚性质量块的中支承钢板与地坪之间。设备振动传递路径:设备→上刚性质量块→上隔振器→下刚性质量块→下隔振器→地坪,形成二次隔振的串联组合,既达到二次隔振的目的又有效降低设备隔振基座的高度。
在上支承钢板的上隔振器安装位置设置安装孔,上面覆盖检修板,检修板中间设上隔振器定位孔,A螺母焊接在上支承钢板下,检修板使用A螺栓与固定联结,下支承钢板设置上隔振器定位套。旋转上隔振器上部的B螺栓来调整上隔振结构的平衡。旋转下隔振器上部的C螺栓来调整下隔振结构的平衡。刚性质量块由钢结构架与配重组成,钢结构架的结构刚度应满足振动传递均衡性的要求,配重块的材料可以使用钢板、铁锭、重质混凝土等组合成所需配重重量。
上支承钢板与下刚性质量块中支承钢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上隔振器的最大压缩变形量。下支承钢板与地坪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下隔振器的最大压缩变形量。上、下隔振器均为多个,沿承载结构中心轴对称设置,以扩大承载面积,提高承受荷载的均衡性。上、下隔振器使用两种不同固有频率的隔振器,由于设备在启动及关闭阶段,转速在0~额定转速的变化过程中的某一瞬间设备的扰动频率是唯一的,它不会同时与两种不同固有频率产生共振,从而有效地消除共振现象。
在隔振结构四周设置由承载钢结构及橡胶隔振垫组成的阻尼限位器,阻尼限位器的橡胶隔振垫与隔振结构竖向立面平行,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以防止振动通过阻尼限位器传递。阻尼限位器可以在上隔振结构与地坪之间设置,也可以在下隔振结构与地坪之间设置,如在下隔振结构与地坪之间设置,上隔振结构与下隔振结构之间应设置阻尼定位器。阻尼限位器的荷载范围大于设备、一次隔振结构及二次隔振结构的总重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二次隔振结构高度,控制共振及设备位移现象,有效地降低设备结构振动固体传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备隔振基座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剖面构造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剖面构造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构造图。
图5是图4的俯视构造图。
图6是本发明设备隔振基座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剖面构造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剖面构造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隔膜生物阀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拨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