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回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0419.8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工;柯少昌;陈竟强;刘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44 | 分类号: | B64C25/4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刹车 选择 开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防滑刹车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回位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刹车选择开关是自动刹车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通过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可实现刹车系统刹车压力的选择,如果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失效则自动刹车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回位机构则用于实现自动刹车选择开关断电后的复位,通过回位结构可以防止驾驶员的误操作。回位机构作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可靠性是产品实现功能的重要保证,因此对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可靠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外自动刹车系统已研制出自动刹车选择开关产品,并在波音飞机上已开始使用。国外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回位机构产品一般有扭力弹簧、传动机构、旋转机构等组成,通过外力驱动传动机构、旋转机构然后再通过扭力弹簧将机构复位,上述结构,主要采用机械零件,扭力弹簧,具有单个零件制作简单、零件易于更换等特点,但受弹簧工艺水平及材料限制,产品结构复杂、体积大,扭力弹簧恢复力较小,同时环境适应性较差,普遍存在寿命短、可靠性低的问题。因此必须研制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弹簧恢复力大的回位机构才能满足现在飞机对产品长寿命、高可靠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结构复杂、体积大、扭力弹簧恢复力较小、环境适应性较差、寿命短、可靠性低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回位机构。
本发明包括旋杆、面板、螺钉、弹簧、旋转支架、回位弹簧、旋块和隔板;面板的法兰固定在位于旋转支架的一个表面中心的面板安装槽内,旋杆穿过面板的中心孔;回位弹簧套装在位于旋转支架的另一个表面中心的中空壳体小直径端的外圆表面,旋块上一对条形挡块的内表面与所述旋转支架的中空壳体的大直径端的外圆表面配合;旋转支架另一侧表面有凸出该表面的壳体连接立柱和编码盘连接立柱;壳体一端的内孔与所述旋转支架表面中心的面板安装槽贯通,另一端的壳体端面中心有通孔;弹簧位于所述中空壳体内孔中,并通过旋杆上的弹簧座将其压紧在中空壳体内孔中;隔板固定在旋转支架的一端端面上,旋块固定在旋转支架内。
所述旋转支架上的连接立柱分布在旋转支架中心孔的周边;所述的定位立柱分布在旋转支架表面的边缘处。
旋杆的大直径端为弹簧座,在所述弹簧座的端面有槽,用于与回位机构的卡头连接;旋杆的小直径端的外径与面板的内孔直径相同,并且在所述旋杆小直径端的端头处铣有一平面。
面板的内孔的孔径略大于旋杆小直径端的外径,使两者之间间隙配合;面板另一端的外圆周表面有径向凸出的法兰,该法兰的外廓与旋转支架上的面板安装槽相同;在所述面板的法兰的外表面,有凸出该表面的弧形挡块,并且该弧形挡块位于面板内孔的一侧,并处于面板的第一象限内;弧形挡块为1/4圆弧。
在旋块的中心有条形通孔;所述旋块上条形挡块对称分布在旋块的外圆周表面,并分别位于所述旋块中心的条形通孔短边的两侧。
本发明中的面板位于旋转支架一端并用螺钉固定在旋转支架上,旋杆位于弹簧一端并从面板孔中穿出。弹簧位于旋转支架内孔中。回位弹簧套在旋转支架内孔旋转体外表面上,在并位于旋块一端。旋块装在旋转支架内孔中并位于隔板一端。隔板位于旋转支架一端并用自回螺钉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当需复位时,旋杆在弹簧作用下轴向回位,外部驱动杆脱离旋杆,旋块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本结构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易于维护,体积小、重量轻、弹簧恢复力大,以及机构工作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回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面板的侧视图
附图5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旋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旋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旋杆 2.面板 3.螺钉 4.弹簧 5.旋转支架 6.回位弹簧
7.旋块 8.隔板 9.自回螺钉 10.壳体连接立柱 11.编码盘连接立柱
12.弧形挡块 13.条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自动刹车选择开关的回位机构。
本实施例包括:旋杆1、面板2、螺钉3、弹簧4、旋转支架5、回位弹簧6、旋块7、隔板8和自回螺钉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险粉合成方法
- 下一篇: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