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驱动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0991.4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6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田清华;张钰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驱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驱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广泛应用于台式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手机、电视及多种办公自动化与视听设备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原理是在液晶层的两侧施加电场,使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再配合偏光片控制透过光线的强度从而实现画面显示。但是,若是长时间对液晶分子施加同一方向的电场、液晶分子长期向一个方向偏转后,其受电场影响再向反方向偏转的能力会减弱或消失,此现象称为液晶分子的极化现象,发生极化后的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变慢、偏转角度变小,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随着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如电视)越来越得到普及,液晶面板显示效果也显得越发重要,对于液晶面板来说,显示效果除了亮度色度对比度等主观效果之外,对于液晶面板显示的稳定性来说也尤其重要,因而解决液晶面板由于工艺原因而易发生极化现象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有技术中,为防止液晶分子长时间在同一方向电场的作用下被极化,一般采用对液晶层施加正负交替电场的驱动方式,即反转驱动方式,来使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周期性变换,从而避免了极化现象的发生。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上述反转驱动方式又会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当图像数据电压从正极性变化为负极性或从负极性变化为正极性时,由于电压变化幅度较大,容易造成的后一帧的图像数据电压对存储电容充电不足,则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时,前一画面会影响后一画面,出现画面模糊的现象。
在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01661714A及CN1396581A中虽然都公开了一种减少面画模糊现象的装置及方法,但其均是通过特殊电路对两帧图像之间插黑色图像的方式来实现,由于需要增加电路并插入额外的图像,增加了电路成本且信号控制方式复杂,不易于实现。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减少画面模糊现象的实现方式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驱动方法及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驱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在传输一帧图像数据时,时序控制器首先向栅极驱动器输出一个帧图像起始信号;时序控制器向栅极驱动器输出时钟信号;时序控制器向源极驱动器输出行锁存信号,从每个行锁存信号的上升沿开始将数据锁存;在行锁存信号下降沿将该行的数据送出;时序控制器向栅极驱动器输出使能信号将该行的薄膜晶体管打开,将该行数据电压施加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端给存储电容充电,显示该行的数据;当该帧图像的各行数据全部显示完成后,在该帧数据传输的BLANK区域内时序控制器保持向源极驱动器输出行锁存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时序控制器、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其中,所述时序控制器在每一帧图像的数据传输的BLANK区域内保持向源极驱动器送入行锁存信号。
(三)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保持向源极驱动器送入TP信号,使源极驱动器不会出现暂态的工作状态,使得显示完成后存储电容中不再持续保存电荷,从而避免了持续保存电荷产生的电压导致面板中出现极化现象;同时避免了前一画面存储电荷对下一画面的影响,抑制了面画模糊现象的发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无需对液晶面板的驱动系统做硬件上的改动,不增加硬件成本;此外,由于不增加额外的数据帧,采用正常的时钟控制信号即可实现,无需采用更高频的时钟信号,降低了硬件要求和控制的复杂度,信号处理快捷,降低了控制逻辑的复杂度,且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液晶面板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晶面板的驱动系统实现图像传输时控制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3为液晶面板的驱动系统在图像传输时进行BLANK区域控制的信号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图像传输时进行BLANK区域控制的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