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道货车车体横梁柔性组焊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1690.3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林权兴;赵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道 货车 车体 横梁 柔性 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铁道货车车体横梁柔性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具有两条支撑腿的支架,两条所述支撑腿上部分别转动连接一定位盘,两所述定位盘可以分别通过一个定位销与所述支撑腿固定锁紧;两所述定位盘之间固定连接一矩形框架,在所述矩形框架内设置有一腹板定位梁,在所述矩形框架的下方设置有一组可调节高度的盖板定位梁;所述矩形框架纵向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调节杆,与各所述调节杆对应,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锁紧所述调节杆的螺钉;所述腹板定位梁一端设置有一组压板,另一端设置有一可调节腹板定位长度的调节梁,在所述调节梁上设置有另一组压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货车车体横梁柔性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盘中心设置有一与相应所述支撑腿上部转动连接的转轴,每一所述定位盘的盘面上设置有四个定位销孔,通过其中任何一个所述定位销孔均可以与所述支撑腿锁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货车车体横梁柔性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两所述横梁相对的一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调节孔,两根所述纵梁分别通过所述调节孔连接在两所述横梁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道货车车体横梁柔性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定位梁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相应一端的所述横梁上,所述腹板定位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通顶面和底面的调节长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铁道货车车体横梁柔性组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定位梁通过设置在两所述纵梁上设置的两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定位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通顶面和底面的调节长孔,所述腹板调节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通顶面和底面的调节长孔。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铁道货车车体横梁柔性组焊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两定位盘转动连接在支架的两条支撑腿上,再将两根横梁对称连接在定位盘上,然后通过定位销将两根横梁定位在水平方向;
2)根据工件的宽度,将两根纵梁固定连接在两根横梁相对应的调节孔中,将腹板定位梁固定连接在两根横梁上;将两根盖板定位梁通过螺栓连接在两根纵梁的底部;
3)将横梁腹板放置在腹板定位梁上入位,用腹板位梁上的压板连接固定横梁腹板的一端,再用腹板调节梁靠设在横梁腹板的另一端与腹板定位梁固定连接,并用腹板调节梁上的压板压住横梁腹板使其定位固定;
4)将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垂直靠设在横梁腹板需要焊接的两侧,且两盖板的一端都顶靠在腹板调节梁的一侧进行定位,然后通过两根盖板定位梁上的螺栓的松开和锁紧分别调节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高度;
5)根据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形状确定调节杆设置在纵梁上的位置和数量;若是下盖板呈倾斜形状入位,上盖板与纵梁平行入位,则在矩形框架上相应的一侧纵梁上旋入若干调节杆,调节杆的自身转动分别在水平方向移动,对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调整卡紧,使上盖板与横梁腹板、横梁腹板与下盖板垂直贴合;若是上盖板和下盖板两板呈平行入位,则在矩形框架上的任意一侧纵梁上旋入若干调节杆,分别对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调整卡紧,使上盖板与横梁腹板、横梁腹板与下盖板垂直贴合;若是上盖板和下盖板两板均不平行,且都不是平面结构,则在矩形框架上的两侧纵梁上同时旋入若干调节杆,分别对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调整卡紧,使上盖板与横梁腹板、横梁腹板与下盖板垂直贴合;
6)对调整好的工件的上表面进行点焊;
7)拔出定位销将矩形框架翻转180°销入定位销,对下表面先进行点焊后,再对下表面实施组焊;
8)拔出定位销将矩形框架翻转180°销入定位销,对上表面实施组焊,完成焊接后,松开调节杆、腹板定位梁上的压板和腹板调节梁上的压板,取出组焊后的工件,即完成整个工件的安装组焊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6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