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1775.1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康玉霞;邱永成;陈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彭晓玲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喷油器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在装配柴油机的喷油器时,需要保证喷油器的进油孔与为喷油器供油的高压连接管安装孔对齐,来确保喷油器的工作性能。喷油器的进油孔要与高压连接管安装孔对齐上下轴向方向上是由缸盖设计及加工来保证,左右周向方向是通过装配来保证的。
由于缸盖上的高压联接管孔与其伸入的缸盖外表面不垂直,与喷油器安装孔轴线成一定的夹角。目前没有测量喷油器安装后与高压联接管安装孔的量角器,喷油器装入喷油器安装孔后,然后通过安装工具卡住喷油器的顶端进行旋转以对齐高压联接管安装孔,喷油器进油孔与高压联接管安装孔对齐与否需要操作者从高压联接管安装孔方向目测进行判定。
这种装配方法不能有效保证喷油器进油孔与高压联接管安装孔对齐,进而导致燃油从高压联接管与喷油器进油孔处泄漏,导致喷油器工作不良影响发动机性能;同时,该装配方法的效率非常低,影响柴油机的整个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证喷油器进油孔与高压联接管安装孔对齐,提高装配效率的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包括:校正板和校正轴;校正板的中心具有过轴孔和设置在过轴孔周向的键槽以及均布在校正板周向的四个通孔,键槽与位于一列的两个通孔的中心连线成一定夹角,夹角与高压联接管安装孔和位于一列的两个通孔对应的两个气门杆的中心连线方向的夹角相等;校正轴上部具有与键槽适配的长条定位键,下部具有卡口;当卡口卡住喷油器的上端开口时,喷油器的进油孔与长条定位键的方向一致;校正轴穿入校正板的过轴孔,并通过长条定位键卡入键槽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校正板为正方形板状,四个通孔均布在所述正方形校正板的四角。
进一步地,校正轴为台阶轴,长条定位键设置在台阶轴的上部小轴上,卡口设置在所述台阶轴的下部大轴下端。
进一步地,过轴孔的周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键槽。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用该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装配喷油器能够有效保证喷油器进油孔与高压联接管安装孔对齐,进而避免燃油从高压联接管与喷油器进油孔处泄漏而导致喷油器工作不良影响发动机性能;同时,该装配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喷油器的装配效率和柴油机的整体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的校正板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的校正板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的校正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的校正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缸盖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的使用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看图1,该发动机喷油器安装工具包括:校正板1和校正轴2。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校正板1为正方形板状,中心具有过轴孔11,过轴孔11的周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矩形键槽12;正方形校正板1的四角均布有四个通孔13,四个通孔13与位于缸盖上的喷油器安装孔31四周的气门杆对应。校正板1的键槽12的方向与竖直方向(即位于一列的两个通孔13的中心连线)的成一定夹角a。
如图5和图6所示,校正轴2为台阶轴状,上部小轴21的侧壁开设有轴向键槽(图中未标出),该轴向键槽内设置有长条定位键22,该长条定位键22通过螺栓23固定在上部小轴21上;校正轴2的下部大轴24的下端具有卡口25,用于卡住喷油器4的顶端开口进行旋转定位,该卡口25的方向与长条定位键22的方向一致,当校正轴2的卡口25卡住喷油器4的顶端开口时,长条定位键22的方向正好与喷油器的进油孔41的方向一致;当校正轴2穿入校正板1的过轴孔11,并通过长条定位键22卡入键槽12上下移动时,也使得键槽12的方向正好与喷油器的进油孔41的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