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装式喷墨打印机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132.9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小川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打印王耗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童海霓;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观澜镇库坑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喷墨 打印机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墨盒,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喷墨打印机墨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墨盒结构是,拥有容纳墨水的容纳部,也拥有通过连通口吸收并保存墨水的保持体,还设置了向打印机供墨用的供墨口,在打印时打印机内部的载体带动墨盒反复移动过程中,因为剧烈的移动而产生气泡,含有气泡的墨水向打印机供墨时,气泡会使墨水有断线,会导致发生打字褪色的致命问题,为防止打字褪色,用多孔质体(氨甲酸酯海绵或无纺布)吸引并保存墨水,来实现只供给墨水不含气泡,使打印质量得到保证的目的;但是由于在这当中需要使用柔韧性薄膜做成墨盒包装袋,在这其中需要将空气完全排除只充满墨水以防止气泡发生,而多孔质体一般是以有细小的组织组成的海绵为代表,另外无纺布等也被广泛使用,一般被使用的有细小连泡组织组成的材料是氨基甲酸酯,发泡率在50%以下的被广泛使用,而且,因为要被压缩后容纳至容器的原因,就形成了可大量灌装墨水的可能性;将多孔质体装入墨盒后,因为要尽可能的将细小组织最小化的原因而采用压缩容纳,因此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容纳后非均匀排列等原因,所以会造成比较多的不安定因素;目前的压缩容纳多孔质体的微小组织或者是无纺布,为了对吸收过来的墨水有亲和力,而且以没有抵抗 的使墨水移动为目的,具有需要事先用界面活性剂等进行前处理的麻烦;具体来说,多孔质体的墨水保持方法是,因为装在海绵组织内的墨水是不可能完全消耗尽的,在有大量墨水的残留的实际状态下而程序有可能会显示墨水已空,为了稳定质量而给终端用户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这和节能减排的观点是相反的;而采用压缩装的多孔质体实现[墨水移动原理]的正品制造企业,把[毛细管原理]挂在嘴边,像这样的墨盒制造企业,尽管有30%的墨水残留,依然使终端用户放弃残留墨水显示墨水已空,如果是毛细管力使墨水移动的话,那么他的余量应该是0,所以它不是毛细管力原理而是根据压力的倾斜而使组织内的墨水移动,所以导致有大量残留墨水;另外,采用压缩装的多孔质体的一些产品,将向打印机供墨的出墨口设定的很高,打算将这个部分集中所有压力将墨水吸入,这个被误认为是毛细管力的力不能将墨水吸入上部,而导致了墨水大量残留,如果按照企业所描述的利用毛细管力可以将墨水移动的原理的话,那么墨水从底部向高部流动而且不受压力变动影响的情况下应该是可以移动的,尽管是这样,现有的像这样的产品,因为残留墨水太多功能不稳定而无可奈何的不能被取代,而多孔质体的墨水移动,各细小组织内充满的墨水在打印机内根据消耗情况而使体积减少从而产生的负压,按照顺序连续的向墨水消耗部传播,采用多孔质体的墨水保持体必须要满足向各个细小组织内平均填充墨水的条件,填充装置,多孔质体压缩填充时各个细小组织内整列平均性的不安定因素导致的问题很多,使得现有的产品打印品质也存在了不安定的因素。
而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多孔质体,它内部的细小组织为了能让墨水顺利的移动而必须采用前处理工程,而且墨盒容器内压缩容纳作业的难度较大,容纳状态比较零散,填充状态也比较零散,所以导致墨水大量残留打字品质较差等不安定因素;为了维持墨盒的性能,多孔质体内部的细小组织内的空气必须要在抽空的状态下才能注入墨水,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大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使用多孔质体、将部件数量减少、减少生产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将墨盒的品质安定化、残留墨水减少化、生产成本降低化的划时代的优质墨盒产品,且外壳和墨水盒装配时,不需要任何工具和设备,操作者只需简单操作便可完成两者的装配,最后将装配后的墨盒贴上专用的商标就完成了整个墨盒的制作;像本发明这样的墨盒,两分割体有不同的功能,部品结构简单,功能集中,工时降低,因为生产和装配的容易性,所以品质和效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这种组装式喷墨打印机墨盒,包括有独立成型后相互配合的外壳与墨水盒,所述的外壳上设置容置墨水盒的开口,所述的墨水盒设置有存放墨水的墨水容纳部和保证墨水能持续供给的供墨部、为了保证稳定供墨的供墨路线,以及为注入空气而设置的蛇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打印王耗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打印王耗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