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压软旁通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462.8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德强;王铁龙;黄龙杰;张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6 | 分类号: | F16K17/06;F16K4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17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旁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经检索涉及国际专利分类(IPC)上的F16K17/00安全阀、平衡阀类别,尤其是属于一种油压软旁通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阀门一般没有活塞,弹簧压紧的是密封盖,是靠阀芯的升降启闭旁通,这样流体直接冲击阀芯,会产生震动及紊流,使工作状态不稳定,且容易造成装置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压软旁通阀,解决了震动及紊流的问题,起到安全阀和调节阀的双重效果。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端盖(1)、端盖螺栓(9)以及开有流体进口(71)和流体出口(72)的阀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7)内制有阀体腔(73),阀体腔(73)与流体进口(71)和流体出口(72)相连接,并且阀体腔(73)还与活塞(8)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塞(8)是由隔板(81)、活塞上部(82)和活塞下部(83)所组成;所述的活塞上部(82)通过弹簧(5)与弹簧压盖(3)相连接,弹簧压盖(3)与螺杆(6)和阀体腔(73)相连接,螺杆(6)与端盖(1)相连接;所述的活塞下部(83)上制有活塞孔(8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发明采用活塞(8)在阀体(7)内移动的方式来自动调节泄压流量,所采用的多孔节流,改变了流向,扩大了流体容积,从根本上解决了流体流动时震动及紊流的问题,起到安全阀和调节阀的双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图
其中:1、端盖 2、密封圈 3、弹簧压盖 4、弹性圆柱销 5、弹簧 6、螺杆 7、阀体 71、流体进口 72、流体出口 73、阀体腔 8、活塞 81、隔板 82、活塞上部 83、活塞下部 84、活塞孔 9、端盖螺栓 10、螺母 11、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图,如图所示,它包含端盖(1)、端盖螺栓(9)以及开有流体进口(71)和流体出口(72)的阀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7)内制有阀体腔(73),阀体腔(73)与流体进口(71)和流体出口(72)相连接,并且阀体腔(73)还与活塞(8)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塞(8)是由隔板(81)、活塞上部(82)和活塞下部(83)所组成;所述的活塞上部(82)通过弹簧(5)与弹簧压盖(3)相连接,弹簧压盖(3)与螺杆(6)和阀体腔(73)相连接,螺杆(6)与端盖(1)相连接;所述的活塞下部(83)上制有活塞孔(84)。
本发明中所述的弹簧压盖(3)是采用弹性圆柱销(4)定位在阀体腔(73)内。
本发明中所述的螺杆(6)是采用螺母(10)和螺帽(11)固定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流体由流体进口(71)流入阀体(7)内,随着流体进口(71)处流体压力的增大,推动活塞(8)在阀体(7)内移动。当流体的压力大于弹簧(5)的压力后就会推动活塞(8)向上运动,活塞(8)运动一定距离后就会使流体通过活塞(8)上的活塞孔(84)、流体出口(72)流出,达到泄压的作用。
由于活塞(8)在阀体(7)内移动时泄压流量随着活塞(8)移动而缓慢增大,所以泄压时不会出现突然开启的冲击。
当需要改变流体进口(71)和流体出口(72)处的流体压差时,可以通过旋转螺杆(6)调节弹簧压盖(3)在螺杆(6)上的位置,即可改变弹簧(5)的弹力,并达到调节流体进口(71)和流体出口(72)处流体压差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由于泄压方式是通过活塞(8)上的活塞孔(84)缓慢泄压的,因此,流体进口(71)的流体压力越大活塞(8)对弹簧(5)的压力也就越大,活塞(8)上的活塞孔(84)和流体出口(72)相通的面积就会越大,泄压能力就越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