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3299.7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合理;曹美丽;李龙;李建楠;李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合理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F02M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3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量的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机因具有功率大、经济性能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大中型载重货车上,但是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大都是将燃料箱的燃料通过油管直接进入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在自然温度下,燃料的温度较低,这样燃料在发动机气缸内不能充分的燃烧,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碳粉尘,很容易产生积碳,时间久了会造成活塞环卡死、折断、气门封闭不严、漏气、气缸内压力降低,造成发动机工作效率降低,润滑油消耗过快,产生刺鼻、刺眼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空气,造成发动机的油耗升高,工作效率降低,加速了气缸套、气缸壁的磨损,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另外,由于燃料在发动机内不能充分的燃烧,排出的烟气中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含量很高,严重的污染了空气,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携带了大量的热量不能很好的利用,浪费了资源,这与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背道而驰。
授权公告号为CN101907048A公开的一种机动车节能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机动车发动机循环水不直接进入水箱冷却,而是通过一管道与一过渡循环水箱上循环水进口处进水接头连接,进入过渡循环水箱内,之后,过渡循环水箱上循环水出口处出水接头可与水箱之间一管道连接,使机动车发动机循环水再进入水箱冷却,从燃料箱连接出来的管道,将燃料输入过渡循环水箱中,经过磁化装置磁化处理和螺旋管道加热处理后,升温的燃料再进入到发动机内燃烧;上述机动车节能装置对发动机的改动较大,不仅要加装过渡循环水箱,而且还要加装磁化装置,结构复杂,经济效益低,不能很好的利用废热资源,热效率提高不明显,不能有效降低一氧化物的排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效益高、能显著提高柴油发动机的热效率,有效降低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排量的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它包括高压油泵、气缸盖、安装在气缸盖上的喷油器,与气缸盖上排气口相连的排气管,连通高压油泵和喷油器的高压油管,连通高压油泵和喷油器的回油管,所述的高压油管缠绕在排气管与排气口连接处至少一圈,所述的高压油泵上安装有三通接头,所述的回油管一端与喷油器相连通,另一端与安装在高压油泵上的三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头相连通,所述的三通接头的另外一个接头与来自油箱的进油管相连通,在排气管与喷油器之间的高压油管外侧设置有防火隔热保温层。
所述的高压油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排气管的外侧。
所述的缠绕在排气管上的高压油管与排气管紧密接触。
所述的高压油管是由抗高压、耐氧化的金属制成。
所述的缠绕在排气管上的那段高压油管外侧设置有防火隔热保温防护罩。
由油箱来的低温柴油通过进油管经三通接头进入高压油泵,低温柴油经高压油泵升压从高压油管通过,流经缠绕在排气管靠近与排气口连接处的高压油管升温,经外侧设置有保温层的排气管与喷油器段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器,喷油器向气缸盖内喷射高温柴油,高温柴油燃烧做功,残余的高温柴油流入回流管,经三通接头注入高压油泵,与油箱来的低温柴油混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发明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使柴油不直接进入气缸盖,而是通过缠绕在排气管上高压油管,对柴油进行加温,加温后的柴油本身具有很高的温度,使高温柴油能更加完全的燃烧,减少了碳排放,降低了烟气中一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中可减少碳排放40%;
2)本发明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能使柴油燃烧更充分,提高了柴油工作效率,使发动机的动力更强,能耗更低,减少机械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使柴油的燃烧更充分,有效降低了燃烧后产生的碳微粒,有效避免了气缸盖因积碳而产生的机械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利用高压油管缠绕在排气管上对柴油升温,综合利用了废气中携带的余热,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5)本发明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只对高压油管、高压油泵进行改造,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经济效益好,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装置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合理,未经李合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