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导通n型欧姆接触的发光二极管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3578.3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9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叶孟欣;吴志强;黄少华;周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12;H01L3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导通 欧姆 接触 发光二极管 制作方法 | ||
1.具有高导通n型欧姆接触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生长衬底;
在生长衬底上形成一高掺杂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其电子浓度大于或等于1×1020cm-3;
在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上外延生长发光外延层,其至下而上至少包括:n型半导体层 、活性层、p型半导体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通过外延生长形成,其材料为AlcIndGa1-c-dN,其中0≦c<1,0≦d<1,c+d<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通过离子注入法注入离子形成高掺杂,其掺杂浓度大于或等于1×1020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的能隙小于或等于3.4eV。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的厚度为10埃~5000埃。
6.具有高导通n型欧姆接触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包括:
一生长衬底;
一掺杂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位于该生长衬底之上,其电子浓度大于或等于1×1020cm-3;
一发光外延层,形成于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之上,其自下而上包含n型半导体层、活性层、P型半导体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由AlcIndGa1-c-dN构成,其中0≦c<1,0≦d<1,c+d<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的能隙小于或等于3.4eV。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的厚度为10埃~5000埃。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为硅掺杂氮化物,其掺杂浓度大于或等于1×1020cm-3。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或10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渐变式硅掺杂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其位于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与发光外延层之间。
12.具有高导通n型欧姆接触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生长衬底;
在生长衬底上形成一掺杂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其电子浓度大于或等于1×1020cm-3;
在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上外延生长发光外延层,其至下而上至少包括:n型半导体层 、活性层、p型半导体层;
提供一散热基板,将发光外延层与导电基板连结;
剥离生长衬底,露出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表面;
在导电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在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表面之上形成第二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通过低温外延生长形成,其材料为AlcIndGa1-c-dN,其中0≦c<1,0≦d<1,c+d<1。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的能隙小于或等于3.4eV。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或1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欧姆接触缓冲层通过离子注入法注入离子形成高掺杂,其掺杂浓度大于或等于1×1020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5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网带炉的均匀布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什锦泡菜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