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除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3712.X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元;罗明树;王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7/42 | 分类号: | C11D7/4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崔卜东 |
地址: | 610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除油剂,属于清洁剂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油污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对油污的处理通常使用化学试剂。化学除油剂主要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及助洗剂等配制而成。呈液状清洗剂,因此使用简便。现代工业清洗中,一般使用超声波清洗或喷淋清洗。它完全替代了易燃易爆的石油溶剂,可轻易去除各种物质表面的润滑油脂、碳剂、霉斑等,使用安全、简便、经济、效果显著。特点 强力渗透乳化,去污速度快;含独特的锈抑制剂,兼具短期防锈;不燃不爆;呈弱碱性,不腐蚀机器和设备。但是,化学试剂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目前生物除油剂成为新的除油制剂。生物除油剂是由多种有益菌和多种酶组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其性质温和,环保无毒, 用于降解油脂,从而根治有机物油脂引起的厨房、餐厅、宾馆、酒店、肉类食品加工厂等处的管道阻塞。制备一种具有无污染、高效、安全的除油剂,增加微生物之间的协同效应,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污染、高效、安全的生物除油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
所述的除油剂由微生物和配料混合而成。微生物发酵液体积比为: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0-40%,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20-30%,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10-25%,诺卡氏菌(Nocardia)10-25%;
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液体积比为:枯草芽孢杆菌25-38%,多粘芽孢杆菌22-30%,黑曲霉菌12-23%,诺卡氏菌12-23%;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微生物发酵液体积比为:枯草芽孢杆菌35%,多粘芽孢杆菌25%,黑曲霉菌20%,诺卡氏菌20%;
所述的配料为:蛋白酶0.5-2%、脂肪酶1-3%、纤维素酶1-2%和微量的营养元素。
所述的营养元素为:L-天冬氨酸0.2%,0.5%醋酸钠、0.5%蛋白胨、0.05%氯化钠、0.05%磷酸氢二钾。
所述的诺卡氏菌优选为鼻疽诺卡氏菌。
所述的微生物分别分级培养,然后将菌种与配料按比例混合即得。
黑曲霉菌
种子培养:将纯化的黑曲霉接种在查氏培养基,32-37℃,培养3-5天。
发酵培养:培养基(重量比):稻草粉3%,糖蜜1%,麸皮1%,豆饼粉3%,氯化钠0.3%,余量为水;28-35℃,培养5-7天。
多粘芽孢杆菌
一级培养
葡萄糖1.5%,麸皮滤液1%,磷酸二氢钾0.4%,氯化铵0.1%,磷酸二氢钠0.5%,氯化钠0.04%,琼脂3%,余量水25-27℃培养2-3天。
二级培养基
葡萄糖3.3%,肉胨1%,鱼胨0.5%,氯化钠0.3%,泡敌0.01%,碳酸钙0.5%,余量为水。pH值6.3-6.7,25-27℃培养3-5天。
三级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
玉米淀粉16%,硫酸铵1.3%,玉米浆0.4%,L-天冬氨酸0.2%,0.5%醋酸钠、0.5%蛋白胨、0.05%氯化钠、0.05%磷酸氢二钾、余量为水。25-27℃培养3-5天。
枯草芽孢杆菌
一级培养
常规马铃薯加琼脂培养基,25-27℃培养2-3天。
二级培养
去掉琼脂,25-27℃培养3-5天。
三级培养
培养基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0.5%醋酸钠、0.5%蛋白胨、0.05%氯化钠、0.05%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5%碳酸钠,余量为水。25-27℃培养5-7天。
诺卡氏菌
一级培养
培养基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0.5%酵母膏、0.5%蛋白胨、0.05%氯化钠、0.05%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5%碳酸钠,PH6~8,温度28-32℃,时间2-5天。
二级培养
一级培养基加0.1%柠檬酸铁铵,培养条件同一级培养。
三级培养
将二级培养菌种接种在种子罐中,温度28-32℃,时间5-7天。
培养基:葡萄糖1-3%,酵母汁1-2%,磷酸二氢钾0.01-0.05%,氯化钠0.02-0.05%,硫酸亚铁0.001-0.005%,余量为水。
将上述微生物发酵液按照比例配制后,加入糊精,脱水,制成菌剂。
经检测,本发明发酵剂细菌数在2亿/g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铣刨机及其洒水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煤气合成天然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