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刀轮保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288.0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正男;若山治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4 | 分类号: | B28D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 ||
本申请是一件分案申请,其原案是申请日为:2009年6月29日、申请号为:200910142285.1、发明名称为“刀轮保持具以及保持具单元”的发明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用于分断脆性材料基板的划线的划线装置的刀轮保持具(划线轮用保持具)以及保持具单元(刀轮保持具单元)。
背景技术
有用于将脆性材料基板划线为预期尺寸的划线装置。划线装置在与脆性材料基板对向的划线头上具有保持具单元,在保持具单元上安装有具有划线轮的刀轮保持具。图1是表示先前的刀轮保持具的构成的图。图1A为前视图,图1B为侧视图,图1C为表示下面的图。刀轮保持具100具有保持具101、划线轮102、以及销103。
如图1所示,在刀轮保持具100的下部形成有保持具槽104以及销孔105。划线轮102为圆板状构件,具有贯通2个圆形侧面中心的贯通孔、以及沿着划线轮102的外周部的V字形刃。V字形的刃前缘形成有沿着划线轮102的外周的棱线。棱线两侧的倾斜面(外周边部)通常以90~160°的角度(收束角)相互交叉而形成棱线。销103为圆柱形构件,被插入至划线轮102的贯通孔以及保持具101的销孔105,保持划线轮102旋转自由。
刀轮保持具100是在保持具槽104内保持划线轮102,并将销103插入固定在销孔105以及划线轮102的贯通孔。作为具有所述的种刀轮保持具的划线装置,有如国际专利公开WO2007/063979号公报所示。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划线轮的厚度例如为0.65mm左右。保持具槽的宽度,与划线轮的厚度相比宽例如0.02mm左右,且划线轮与保持具槽之间确保有间隙。划线轮可凭借所述的间隙而在保持具槽内沿着销移动0.02mm左右。然而,因设有间隙,故成为划线的形成位置无法稳定而偏离预期位置的原因。
本发明是鉴于此种先前的划线装置中划线的形成位置会偏离的问题而为,其目的在于使划线的形成位置稳定,不偏离预期位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刀轮保持具,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划线轮,为圆板状且在中心具有贯通孔,并具有形成沿圆板外周部呈V字形的棱线的刃前缘的2个曲面;以及
保持具,其具有用于插入上述划线轮的具有固定宽度的保持具槽、直线状贯通上述保持具上形成该保持具槽的部分的销孔、以及被插入上述销孔以及上述划线轮的贯通孔且在上述保持具槽内保持上述划线轮旋转自由的销;且,
凭借上述划线轮的旋转使上述划线轮往上述保持具槽的一个侧面移动并抵接。
在此,上述销也可为圆柱状且沿其外周设有螺旋状的槽。
在此,上述销也可为圆柱状或锥状。
在此,上述保持具的销孔也可为与垂直方向倾斜而形成。
在此,所述的划线轮的刃前缘在具有上述贯通孔的划线轮的2个侧面之间,所述的划线轮的刃前缘并非形成在该划线轮的厚度方向的正中间,而是形成为靠近划线轮的其中一个侧面,从而形成所述的呈V字形的棱线。
在此,将包含该棱线的平面称为棱线面,上述划线轮上垂直于棱线面的面与一个上述曲面相交而成一条线,该一条线相对于上述棱线面具有一个角度,上述划线轮上垂直于上述棱线面的面与另一个上述曲面相交而成另一条线,该另一条线相对于上述棱线面具有另一个角度,该一个角度与该另一个角度大小不同。
在此,上述划线轮可沿上述划线轮的贯通孔的壁面具有螺旋状的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保持具单元,其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刀轮保持具、以及安装上述刀轮保持具的保持具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具接头具备:
轴承;以及,
保持部,其安装在上述轴承上,并以上述刀轮保持具的划线轮配置在自上述轴承的中心轴隔开固定距离的位置的方式,保持上述刀轮保持具。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具有如此特征的本发明,可使脆性材料基板上的划线的形成位置稳定,从而可消除划线的形成精度的不均一。
附图说明
图1A、B、C是表示先前的刀轮保持具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划线头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保持具单元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对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保持具接头插入刀轮保持具时的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星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