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炭毡连续浸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369.0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细旭;崔金;蒋建纯;肖志英;姚勇刚;罗中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23/00;D06B2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炭毡连续浸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炭毡是由炭纤维组成的毡状炭质材料。炭毡既具有一般块状炭素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不熔融等特性,又具有纤维状炭的柔软、有弹性、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小等性能,是一种极好的保温隔热材料。目前,炭毡被广泛应用于真空或非氧化气氛的高温炉、高温感应炉和真空镀膜炉等。
普通软炭毡的厚度为8~10mm,为了使炭毡达到要求的保温层厚度,必须将8~10mm的炭毡裁剪包裹数层。为了提高炭毡的使用性能,需要将软炭毡按照要求制备成固化炭毡零件。在固化炭毡制备过程中,浸胶质量对产品性能影响很大,如浸胶的均匀性及浸胶量直接影响炭毡的机械物理性能,尤其影响到固化炭毡的层间结合强度。
目前,固化炭毡制备过程大多采用手工涂刷浸胶,手工操作常常会导致胶水在炭毡表面局部聚集,渗入炭毡内部少,炭毡各区域渗胶量也很不均匀。这样导致产品在后续工序中易产生分层、变形、起皱等,极大的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对于同类产品,由于工人操作习惯及对产品要求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操作效果差距很大,产品质量难于稳定。同时,手工涂刷浸胶的生产效率低,胶水浪费严重,生产环境恶劣。因此,手工涂刷浸胶方式难以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的要求,难以满足市场对产品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炭毡连续浸胶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提高浸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用于炭毡连续浸胶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炭毡连续浸胶的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载料轴、进料辊轴、浸胶槽和出料辊轴,所述进料辊轴和出料辊轴之间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分别与进料辊轴和出料辊轴相连,所述浸胶槽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浸胶辊轴支架,所述浸胶辊轴支架上设有浸胶辊轴,所述出料辊轴下方设有倾斜放置的导流板,并与浸胶槽相连。
进一步,所述载料轴上设有两个挡料环。
进一步,所述进料辊轴和出料辊轴均由两组四根辊轴构成,上下两根辊轴为一组,每组两根辊轴的大小和长度相同,每组辊轴的下辊轴与传动装置相连。
进一步,所述出料辊轴的两端分别设有止流槽。
进一步,所述浸胶槽上设有排胶口。
进一步,所述浸胶辊轴支架上设有浸胶槽提手。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采用链轮链条传动方式。
进一步,所述浸胶辊轴安装在浸胶辊轴支架的U型槽内,并通过销钉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的两侧设有折弯边,所述导流板与浸胶槽接触的一端为弧形。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为无级调速驱动电机。
利用本发明进行炭毡浸胶,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炭毡连续浸胶,且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浸胶生产效率;(2)在炭毡浸胶过程中,炭毡的运行速度稳定及出料辊轴所受的挤压力稳定可调,可保证毡体各部分的浸胶量相同,进而可减少后续工序中因浸胶不均匀而产生的质量问题;(3)炭毡浸胶后,由于受到出料辊轴的挤压作用,可加速胶液在炭毡中的扩散速率,便于胶液在短时间内浸透炭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4)由于设备所需传动功率较小,因而对预处理的炭毡无机械损伤;(5)制造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设备操作和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浸胶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载料轴2、进料辊轴4、浸胶槽5和出料辊轴7,所述进料辊轴4和出料辊轴7之间设有无极调速驱动电机9,所述无极调速驱动电机9通过传动装置分别与进料辊轴4和出料辊轴7相连,所述浸胶槽5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浸胶辊轴支架12,所述浸胶槽5上设有排胶口13,所述浸胶辊轴支架12上设有浸胶辊轴6和浸胶槽提手11,所述出料辊轴7下方设有倾斜的导流板8,并与浸胶槽5相连。
所述载料轴2通过一对半圆形卡槽与机架1相连,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载料轴2上设有两个挡料环3,所述挡料环3间的距离根据炭毡宽度进行调节。
所述进料辊轴4和出料辊轴7均由两组四根辊轴构成,上下两根辊轴为一组,每组两根辊轴的大小和长度相同,上下辊轴之间的距离根据炭毡的厚度及压紧程度进行调节,每组辊轴的下辊轴与传动装置相连实现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