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498.X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谢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陵波 |
主分类号: | B60T11/10 | 分类号: | B60T11/10;B60T13/66;B60K2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81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液压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缓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车辆速度越来越快,重型车辆越来越多,这两年,大型客车、重型卡车因制动过热引发爆胎、制动失灵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09年5月4日,我国云南省发生了一起因卡车制动失灵引发的重大事故,三车相撞导致一辆车失控驶出路面,造成14人死亡,50人受伤。事故调查原因:肇事者驾驶的卡车在6公里下坡路连续制动,增加了制动蹄片和制动鼓的磨损时间,致使制动鼓温度升高,产生热衰退现象,最终导致制动失效。近两年,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达到了6万~8万人,排名居世界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汽车追尾在交通事故中的比例高达30%以上,卡车等运营车辆成为追尾事故的主要群体,卡车制动失灵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在制动热衰退的情况下即使操作再规范的驾驶员也无法在理想的距离内停下车来,为重型车辆配置缓速器非常紧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尺寸紧凑,重量轻,节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包括传动轴、拨叉、离合器总成、油泵转子、油泵壳体和油压控制系统;
所述油泵转子为空心转轴,通过轴承套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所述油泵壳体通过轴承套在油泵转子上并与油泵转子轴向固定、径向可转动配合,油泵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密封装置与油泵转子密封配合;
所述油压控制系统包括能量回收装置、流量控制阀和油箱;所述油泵壳体上的出油口通过管路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和流量控制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泵壳体上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
所述离合器总成包括离合器内套、离合器外套、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所述离合器外套套在传动轴外并与传动轴间隙配合,离合器外套的右端与油泵转子的左端固定连接,离合器外套的左端设有从动摩擦片,离合器外套的内圆上设有内齿;所述离合器内套通过花键套在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径向固定、轴向可移动配合;所述离合器内套的右侧外圆上设有与离合器外套的内齿相配合的外齿,且在该离合器内套的右侧外圆上设有主动摩擦片,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对应;
所述离合器内套的外圆上靠近左侧设有环形的拨叉安装槽,所述拨叉设置在拨叉安装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合器内套的中部沿该离合器内套的径向方向设有一通孔,通孔内设有一定位机构;在传动轴上、且对应该通孔的右行程端的位置设有凹孔;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钢珠、弹簧和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旋合在该通孔内,弹簧的一端压在紧定螺钉上,另一端将钢珠压在传动轴上;在定位机构位于右行程端时钢珠位于凹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泵壳体的右侧与机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油泵转子是用轴承支承在传动轴上,离合器内套用滑动的花键配合支承在传动轴上,离合器外套与传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用以实现传动轴与油泵转子的离合。该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具有尺寸紧凑,重量轻,节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该制动装置方便安装以及改装,长时间工作制动力无衰减,不工作时无功率损耗,提高安全系数,制动柔和,平顺,不冲撞,适用于车辆制动也适用于液压马达的驱动,还可以用于深井、深海、吊送工具物资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传动轴; 2—拨叉; 3—定位机构; 4—离合器内套; 5—主动摩擦片; 6—从动摩擦片; A—外齿; B—内齿; 7—离合器外套; 8—离合器总成; 9—螺栓; 10—油泵转子; 11—油泵壳体; 12—密封装置; 13—轴承; 14—轴承; 15—螺栓; 16—机架; 17—能量回收装置; 18—管路; 19—流量控制阀; 20—油压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包括传动轴1、拨叉2、定位机构3、离合器总成8、油泵转子10、油泵壳体11和油压控制系统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陵波,未经谢陵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