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386.6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发;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排气温度;
检测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温度;
计算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所述换热器管道温度的差值,以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排气过热度;
比较所述排气过热度与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的关系;以及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不在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调节所述排气过热度在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不在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包括: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以及
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包括: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5B/20s的速度增大;以及
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包括: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5B/20s的速度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温度包括:
通过感温包检测所述换热器管道温度,其中,所述感温包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管道内冷媒处于饱和状态下的管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检测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管道温度包括:在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管道温度;以及在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管道温度。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膨胀阀;
压缩机;
换热器;
第一感温装置,位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
第二感温装置,位于所述换热器上,用于检测所述换热器管道温度;
控制主板,与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感温装置和所述第二感温装置分别相连接,用于计算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所述换热器管道温度的差值,以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排气过热度,并在所述排气过热度不在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调节所述排气过热度在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的最大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所述目标排气过热度范围内的最小值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温装置为感温包,所述感温包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管道内冷媒处于饱和状态下的管段。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
所述第二感温装置包括:第一感温包,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用于检测所述室内换热器管道温度;以及第二感温包,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上,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管道温度,
所述控制主板还用于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冷模式时,计算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管道温度的差值,以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排气过热度;以及在所述空调器运行于制热模式时,计算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管道温度的差值,以得到所述空调器的排气过热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温装置与所述第二感温装置均为感温包,其中,
所述第一感温装置插接在第一感温包套管中,其中,所述第一感温包套管焊接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上;以及
所述第二感温装置插接在第二感温包套管中,其中,所述第二感温包套管焊接在所述换热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感温装置与所述第一感温包套管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感温装置与所述第二感温包套管之间均设置有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3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盲埋孔PCB翘曲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电子显微镜的对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