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施加部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976.9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太平;冈部晃儿;久保田夕纪;后藤康孝;古坚浩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龙涛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施加 部件 定影 装置 图像 形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施加构件、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11-133776(参见段落[0039]和图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10-002773(参见摘要,段落[0032]至[0044],图4至图20,图22至图35,以及图37)、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2-082551(参见摘要,段落[0055]至[0059],段落[0087]至[0089],以及图3至图9),以及日本专利No.3285658(参见段落[0007]至[0013]以及图2至图4)描述了下述技术: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装置中,在通过加热和加压将已转印到片材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的定影区域中,使压力施加部件以预定压力挤压加热部件。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11-133776(下文中称作专利文献1)描述了包括加压垫(12)的定影装置,加压垫(12)挤压用作加热部件的定影辊(10),环形带(11)位于加压垫和定影辊之间。根据专利文献1,加压垫(12)布置在环形带(11)的内侧并且呈沿环形带(11)的宽度方向(即沿着定影辊(10)的轴向)延伸的块状。加压垫(12)包括:低摩擦层(12b),其与环形带(11)的内表面相接触;弹性部件(12a),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低摩擦层(12b);以及保持件(12c),其保持低摩擦层(12b)。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10-002773(下文称作专利文献2)描述了定影装置(F),其包括:加热辊(Fh),其具有沿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由金属制成的可弹性变形的圆筒形基体部件(1);以及压力施加辊(Fp),其包括轴(11)和形成在轴(11)的外周上的弹性层(12)。在定影区域(Q5)中,加热辊(Fh)挤压压力施加辊(Fp),使得基体部件(1)弹性变形并且基体部件(1)和压力施加辊(Fp)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在定影区域(Q5)以外的区域中,基体部件(1)弹性复原并且恢复圆筒形形状。
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2-082551(下文称作专利文献3)描述了这样一种定影装置(8):在定影装置(8)中,用作加热部件的定影辊(12)挤压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为板形并且沿定影辊(12)的轴向延伸。根据专利文献3,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包括基端部和自由端部。基端部附接至附接部(20),附接部(20)沿记录纸张被传送的传送方向而布置在定影辊(12)的上游。自由端部从基端部沿传送方向向下游延伸。
根据专利文献3,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可以由例如氟塑料材料(PFA、PTFE、FEP等)、耐热树脂(诸如聚酰亚胺等)、金属板(由不锈钢、铜等制成)或者具有由氟塑料材料制成的涂层的耐热部件形成。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的厚度被设定为2mm或更小。另外,根据专利文献3,在面向定影辊(12)的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的表面中形成有不规则的图案、狭缝(19a)或切除部(19b)。因此,记录纸张和片状压力施加部件(19)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表面张力减小。结果,能够减少卡纸的发生。沿着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形成不规则图案等,以便避免咬合压力不均匀以及诸如定影故障等故障。
日本专利No.3285658(下文称作专利文献4)描述了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定影辊(14),其用作加热部件;以及片状加压网(16),其挤压定影辊(14)并且沿着片材被传送的传送方向延伸。根据专利文献4,加压网(16)通过支撑在板簧形刮板(30,36)的端部处的块状垫(32,38)在两个位置处挤压定影辊(14),所述两个位置为定影区域的沿传送方向的上游和下游。根据专利文献4,刮板(30,36)和垫(32,38)沿着加压网(16)的宽度方向(即沿着定影辊(14)的轴向)延伸,并且加压网(16)通过刮板(30,36)和垫(32,38)沿轴向在定影辊(14)的整个区域上方挤压定影辊(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目的是防止当介质经过加热部件时加热部件被以高压局部加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