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双保险采血针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982.4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莲英;王文亮;李海飞;庄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莲英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成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8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保险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采血针。
背景技术
现有采血针,为了避免病菌传染,一般均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普通的一次性采血针主要由带针尖的针体、针柄和针帽组成,针一体固定在针柄内,针尖从针柄的一端伸出并插在针帽内,针柄与针帽之间通过包络针体的过渡结构连成一体。这种结构采血针的针体采用不锈钢材料,针柄和针帽采用塑料,制作时把针体放入模腔中一次注塑成型,最终将针体固定于塑料材料制成的针柄和针帽内。使用时拧动针帽,使针帽与针柄过渡连接处断裂,然后拔下针帽露出一定长度的针尖。该技术方案由于注塑材料和工艺水平限制,往往使针体与针柄之间的连接牢度不够,当使用时由于针柄与针盖连成一体,需要拧断过渡过连接才能拔出针盖,而在旋转针盖过程中容易造成针体松动,甚至连针体一起拔出的现象。
因此,专利号为01244816.8,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式采血针,其包括带针尖的针体、针柄和针帽,针体固定在针柄内,针尖从针柄的一端伸出并插在针帽内,针柄与针帽之间通过包络针体的过渡结构连成一体,其特征在于:固定在针柄内的针体上设有防松固定结构。该采血针虽然解决了针体的固定、针尖外漏的安全隐患,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安全性差的问题,即使用完的采血针的针尖完全暴露在外,丢弃或处理医疗垃圾时,极易造成对操作人员的意外伤害和交叉感染的危险,因此,一种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均能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以及意外伤害、进而造成交叉感染采血针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采血针在使用后没有保护措施,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和交叉感染的问题。
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技术方案是:一次性双保险采血针,包括针柄、针帽以及设在针柄、针帽内的针体,针帽的一端与针柄通过一个易拧断的连接结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帽的外端设有一使用前扣合在针帽外、使用后可以翻转扣合在针柄端部的安全帽。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帽内设有与针帽相适配的容纳腔,且所述安全帽的外壁的内径与针柄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安全帽的外壁向后延伸,在安全帽的另一端形成一用于接纳所述针柄端部的空腔,所述安全帽的后端的外壁的内径与所述针柄的外径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空腔内底部设置有一用于顶所述针体的顶板。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的表面为外凸弧面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针帽表面设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的针帽为长方体形状;或所述针帽呈圆柱体状,且所述针帽的侧面具有一个平面部分。
本发明由于在普通的采血针的针帽上增加了安全帽,并通过安全帽的巧妙的结构,使安全帽后端与针柄前端扣合,当采血针使用后,将裸露在外的针尖通过安全帽保护起来,从而避免了使用后的采血针,因操作人员不小心刺破皮肤,或保洁人员因整理医疗垃圾而刺破皮肤,造成交叉感染,本发明的采血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进一步通过设在安全帽空腔内的顶板实现退针,对针尖进行再次预防二次污染和防意外伤害,具有双安全保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采血针安全帽与针帽分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采血针使用后安全扣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针柄1 针帽2 过渡结构3 安全帽4
容纳腔41 空腔42 帽耳43 顶板44
外壁45 针体5 针尾51 针尖52
主检针孔11 副检针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莲英,未经杨莲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药物在淋巴瘤的应用
- 下一篇:抗撕裂膜